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拆彈部隊》何以戰勝《阿凡達》

http://www.CRNTT.com   2010-03-10 09:08:04  


 
  事實上,《阿凡達》“天神下凡”,靠的是高科技和環保題材,儘管3D技術的應用在電影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但毋庸諱言,《阿凡達》的故事老套,理想化的色彩過於濃厚。對於盲目跟風的中國電影人來說,大投入、大製作或許可以帶來大票房,但如果缺少了人文關懷,缺少了現實批判,仍舊登不上藝術的最高殿堂,納布科夫“藝術離不開真實”的感悟或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畢格羅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奧斯卡最佳女導演,可以看做是好萊塢送給所有女性導演的“三八節”禮物,更是對畢格羅這位 “不斷創造歷史的女導演”表達的敬意。畢格羅說:“男人那活兒,我能幹得更牛”,不能不承認,她做到了。那樣一部男人化的影片,到處充滿了雄性荷爾蒙味道,給人以“最深切的絕望”的影片,證明了畢格羅超凡的能力和實力。更重要的是,同某些為軍方賣力做征兵廣告大片的好萊塢影片相比,畢格羅的《拆彈部隊》更像是一份不作說明的診斷書,沒有說教,沒有口號,有的只是引導和反思,潛移默化中讓觀眾陷入沉思。(作者:張詩河)


新聞鏈接:

《拆彈部隊》用“人性”贏得奧斯卡 

  新華網;3月9日
 
  第8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6項大獎最終被《拆彈部隊》收入囊中,凱瑟琳•畢格羅一舉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獲最佳導演的女性,其意義非同凡響;但更具意義的是,擊敗前夫詹姆斯•卡梅隆的“史詩”巨片《阿凡達》恰恰是奧斯卡勇氣非凡的一次“人性回歸”,說明優秀電影絕不僅僅只需要視覺奇觀。 

  長達130分鐘的《拆彈部隊》扣人心弦。三個拆彈士兵——詹姆斯、湯伯恩和歐文的伊拉克經歷,反映了駐伊拉克維和部隊(美軍)的真實現狀,他們一次次完成賭命式的拆彈任務,又一次次重返危險的現場。大量移動鏡頭和仿紀實拍攝手法具有強勁的視覺衝擊力,幾個拆彈段落像昂壯的鼓點密集敲打著觀眾的心扉,一個伊拉克少年是否被用作人體炸彈的小故事將全片推向高潮。在令人窒息的戰爭環境中,士兵的命運往往無法捉摸,難以預料,每天撲面而來的死亡氣息編織出一張人性的巨網——對每一個凡夫俗子而言,選擇或者被選擇的壓力無處不在。 

  對主角詹姆斯的細致描繪則將全片帶向更深邃的主題——偏偏有士兵對戰爭上癮,可以為了拆彈不惜拋棄妻子重返戰場,片頭字幕“戰爭即毒品”在詹姆斯這樣的美國大兵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更令人深思的是,詹姆斯個人英雄主義的源頭何嘗不是源於美國單邊主義的“戰爭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