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輿論如明鏡 美醜都應照出

http://www.CRNTT.com   2010-03-15 11:16:24  


“馬上就好”的期望值約高,批評之聲就越大。
  中評社台北3月15日訊/法學教授陳長文律師今天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輿論的明鏡,美醜都應照出”。作者表示,對馬政府的評價應該公允:“輿論是一面鏡子,固然要照出政府的醜處,但也該映出政府的美處”。文章內容如下:

  檢視馬英九上任後近二年政府表現,可挑剔之處不在少數,金融海嘯衝擊,重創前年底到去年中的台灣經濟,而八八水災的重大傷亡引發重大民怨,從那時候開始,馬英九的民調就逐步低落至今。而這樣的負面慣性,似乎並沒有因為去年底到現在,一連串的好消息有所扭轉。

  失業率雖仍維持在高檔,但已數個月連續下降;去年原不看好的經濟成長率,在第四季硬是衝到了九.二二%,而今年的成長率對應景氣的上升,也可望調升為四.七二%,牛年股市上漲了七五%,股民從鬱悶中走出。換言之,這些好消息似乎在一些知名政論家的筆下、電視名嘴的口中仍是一文不值,無能的大帽子,仍然緊扣在馬英九的頭上揮之不去。這似乎有一些不公允的偏斜。

  媒體人、政評家固然是永遠的在野者,但並不代表不能客觀的縱論執政者表現可稱道之處。

  這中間有兩面邏輯的存在。如果說,評論者以結果論認為去年台灣經濟低盪,政府要負全部責任,國際金融海嘯不能做為推托藉口,因此批判政府;那麼今天,評論者就應該肯定今年開春以來經濟回溫的表現,政府功不可沒。同樣的,如果論者認為,今年的經濟回溫是民間活力所致,與政府關聯不大,沒必要褒獎,那麼就該回頭檢視,去年經濟低迷時,政府是否承擔了不相稱的負面批評?

  有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用來呈現這種“負面慣性”。日前讀者文摘進行了一個對於名人信賴度的調查。筆者仔細看了這項調查的結果,發現其中可以有四種解讀方向:

  一、若“只選一個最信賴的人”,馬英九在八十位名人裡排行第三,僅次於證嚴法師和李家同教授,在政治人物裡則排名第一。二、若給八十位名人分別打分數,則馬英九在政治人物中排行第二,僅次於王建?。三、若從政黨比較觀點,在兩大政黨的領袖人物中,馬英九的信任度評分仍遠較蘇貞昌、蔡英文與陳水扁受人民信任。四、馬英九的信任度評分還不及知名藝人林志玲。

  這四種解讀中的前三種都是對馬英九有利,但最後輿論與政評者卻挑了第四種解讀,又對馬英九揶揄了一番,製造出一種“馬英九不被人民信任”的印象。

  當然,輿論的在野性,會傾向批評執政者。但從信息觀點言,若僅呈現負面事實,不呈現正面表現,既無法讓人民得知真相,也會打擊公職人員士氣,使想做事的人對政治氣餒,形成人才的逆淘汰現象,對人民也不是好事。

  而另一種父子騎驢式批評,也經常在政策個案中發生。

  在新流感疫情初起時,前“衛生署長”陳建仁曾預估台灣將有七千人死亡,在野黨“立委”也要求政府應啟動“國安”機制,提高疫苗的準備量。當時的標準認為,防疫寧可過之而不要不及,畢竟是面臨一個未知的風險。而在“衛生署”與學者專家努力的推動防疫措施之下,台灣的新流感死亡病例四十一例,以死亡率來看在OECD排名第三低。這本應是很好的成績,結果不但少有人給予掌聲,同一位在野黨“立委”轉而批評“買那麼多疫苗用不完,應該要檢討”。此時的標準又改為“準備太多太浪費”了。

  “怎麼做都被罵”的氛圍,會產生政府官員“怎麼做都不對”困境,對人民來說,就是“什麼都做不成”的無奈。政府固然應被檢驗,但檢驗標準應一致。因唯有一致的標準,執政者才能夠知道人民的意向,施政有所歸屬。

  最後,對政府,筆者也有不滿意地方。如:執政者並沒有卯足全力在制度改造面向上落實妥速審判目標;並未建制政府律師制度來確保依法行政的行政效率;不肯用心對龐大“國防”預算做妥適調整與規劃;筆者雖屢屢建議,政府都麻木沒反應。但這些“不滿意”,並不會因此遮蔽我對政府好成績評價,而一竿子打翻所有表現。也因此,筆者不認同部分評論者動輒以“無能”、“什麼事都沒做”來評價政府,這樣極負化式的評價,對台灣不是好事。

  輿論是一面鏡子,固然要照出政府的醜處,但也該映出政府的美處,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