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艋舺”載起台灣電影復興

http://www.CRNTT.com   2010-03-17 09:24:03  


 
  林小明是鈕承澤已經故去的“道上的朋友”,《艋舺》能在形勢複雜的萬華順利拍攝,林小明的關照功不可沒,電影中厮殺的場面很多都是真正的兄弟披甲上陣,也是因為林小明的面子。鈕承澤對此不肯細說,而這種曖昧又成了極好的宣傳,讓人們產生的無限遐想,使本就與黑道有千絲萬縷聯繫的電影業多了一個傳奇。作為一個娛樂產業,鈕承澤深諳此中的故弄玄虛之道。

  不管鈕承澤多麼聰明與桀驁,國光藝校都是他最初的發跡之地。正是因為這段經歷讓他有機會出演侯孝賢編劇的《小畢的故事》,其後,更是出演了侯孝賢導演的《風櫃來的人》和林清介的《安安》。作為“台灣新電影”的幹將,這些導演對鈕承澤應該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是自小就戀戀紅塵中的生活磨礪使鈕承澤更精於人情世故,知道哪一種表達方式更能貼近凡人心境。

  他從自己輕車熟路的偶像劇轉戰電影,本就有要施展抱負的成分。但鈕承澤影像中的人生更貼近現實,打打殺殺,盜亦有道,就像他愛罵臟話一樣,不是為損誰,只是為表達一種情緒。而且與楊德昌或者蔡明亮的乖張不同,拍偶像劇出身的他更容易站在觀眾的角度考慮接受方面的因素。

  《艋舺》是被商業化包裝過了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用熱血與情意置換了後者的曖昧與不可言說。但這也說明了鈕承澤自身的局限,因為正是難於將生活抽象,所以才不得不試著把自己本就複雜的經歷敷衍成篇。而這種祭出血淋淋青春的策略卻打動了觀眾。

  社會分層之後的少年變的讓人匪夷所思。底層的混兄弟,誰都看不到他們的明天。人們在對他們的生活好奇的同時隱約有一種焦慮。《艋舺》所展現的世界提供了一個參照系,讓人們可以完成自己對問題少年的想象,並用“情意”二字來麻醉自己的提心吊膽。於是電影在賣座的同時還有了解析社會的意味。

  而越來越多的中性少年的出現,使人們對本該激昂的青春產生了疑惑。《艋舺》所描述的灌注了荷爾蒙的歲月則讓人們重溫久違了的激情燃燒。把青春作為話題是台灣電影的傳統偏好,而用熱烈與悲情將它包裝的如此精致,鈕承澤是近年來最成功的一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