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巴曙松:政策退出五步還差兩步

http://www.CRNTT.com   2010-05-08 08:12:58  


近期地產政策頻繁調控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近期地產政策頻繁調控對市場造成重大衝擊,並由此引發政策調控可能傷害中國經濟的擔憂。中國證券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文章認為,中國經濟正進入新的周期,很多行業將逐漸對此反應,站在長周期的角度,經濟和市場都遠沒有到頂。

  政策類型不同決定退出與否

  文章稱,我們把2008年10月份以來主要的刺激政策分為幾類:第一類是救急性的臨時措施。其中比較明顯的有房地產的一系列措施、石化行業、有色金屬、鋼鐵行業、部分行業的出口退稅政策。這些政策與後續提到的促進內需和經濟結構轉型關係相對不密切;第二類政策的是以危機為契機促進結構轉變,厘順經濟規律,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奠定基礎,如增值稅改革、醫療體制改革、社保制度改革以及資源稅改革問題;第三類為介於兩者之間,一方面為救急性措施,以此拉動經濟快速發展,也符合經濟結構調整需要,促進了最終內需,如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從這個角度看,第一類措施將會退出,第二類將加強,第三類將保持。

  信貸政策是最早發出退出信號的政策。退出政策第二步的標誌性是2009年8月28日,國務院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其中作為振興產業的鋼鐵被明確列為過剩產能行業;第三步是房地產市場的一系列調控政策;第四步將是前期寬鬆地方融資平台,隨著經濟進一步好轉,該非常措施也將正常化;第五步可能是關於出口部分的政策,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匯率問題和出口退稅問題,我們認為,隨著經濟繼續好轉,出口退稅稅率甚至人民幣匯率都將重回危機前狀況。

  在外圍經濟依然處於低速增長過程,出於謹慎的角度,市場將對每一個正常化進行反應,不排除出現過度反應的可能,實際上,前三次均有比較劇烈的反映。

  此輪退出與2004年的抑制政策不同。以鋼鐵行業為例,雖然同是各種需求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上漲,但相對2004年,目前鐵礦石價格的確發生了較大變化,因此在去年開始的鋼鐵行業政策退出過程中,並沒有出現急刹車的情形,反而在行業重組方面取得了一些顯著效果。

  信貸政策方面,雖然從增速上看,拐點是確鑿無疑的,但我們一直認為此次拐點的指示意義並不大,絕對量上看,M2增速和新增貸款目標都處於較高水平,保持經濟正常增長問題不大,且信貸控制也是結構性的、有保有壓的。

  地產調控政策對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的抑制是顯著的,但地產政策的調整不會傷害實體經濟。首先從政策目標增新量、調結構、促存量來看,意圖在增加土地開發量,以保證增加供給;從地方政府問責制方面促進了公租房、保障性住房以及限價房等推行的力度看。

  後續退出政策還差兩步

  文章指出,後續出台的退出政策可能集中在地方投融資平台以及出口相關鼓勵政策。以地方投融資平台為例,市場一直擔憂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過大,後續如果出現某些地方政府尤其是縣級政府風險釋放,市場很可能再次受到巨大衝擊。化解政府融資平台風險的信心部分來自於政府手中有土地。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還在加速過程中,國內的人均基礎設施比例還是比較低的。中央政府也在全力推進城市化,取消戶籍制度的試點,就是進一步推進城市化的舉措。只要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在持續推進,土地價格不出現大幅下跌,就不會危及到銀行的資產質量。

  具體看,部分參與地方融資的銀行往往有多道防火墻,如一般要求項目本身有現金流,後期具備轉讓股份條件,同時在項目評估時普遍採取謹慎策略,土地作抵押,要求地方財政有穩定現金流,最後還有中央轉移支付作為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我們不認為銀行會在地方投融資平台政策退出過程中暴露出大量壞賬。

  出口相關政策也面臨退出需要。從經濟結構轉型的角度看,中國將致力於減少對外依存度,而危機期間出台的一系列提振出口的措施很可能並不符合結構轉型的需要,面臨退出的可能,只是目前全球經濟依然復甦緩慢,中國出口狀況復甦相對脆弱,仍未到退出時機。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退出政策實際上是對經濟增長的確認和認可。具體到有影響的政策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人民幣匯率將重回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另外是危機期間出台的一系列出口退稅比例調整政策也將面臨退出,部分行業可能因此受到一定負面衝擊。

  信貸政策是最早發出退出信號的政策。第二步退出是去年8月28日,國務院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其中作為振興產業的鋼鐵被明確列為過剩產能行業;第三步退出是房地產市場一系列調控政策;第四步退出將是前期寬鬆地方融資平台,隨著經濟進一步好轉,該非常措施也將正常化;第五步退出可能是出口政策,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匯率和出口退稅問題,隨著經濟繼續好轉,出口退稅稅率甚至人民幣匯率都將重回危機前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