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明年APEC:“胡馬會”是否可行?

http://www.CRNTT.com   2010-05-17 12:06:59  


 
  因此,大陸在台灣雙方各自都有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礙。對大陸來說,能否接受馬英九不以國民黨主席,而是以台灣經濟體領導人的身份,不但涉及到馬英九能否整合內部民意,而且也涉及到大陸能否爭取台灣全體民意或主流民意。至於美國的角色,既然從聯合制約陳水扁台獨開始,台灣問題部分國際化就已是趨勢,那麼繼續“船借東風”運用美國因素,就應該成為北京在兩岸關係趨緩之後的戰略思路。

  對馬英九方面來說,在北京釋放上述善意的基礎上,就應該在內部果斷整合。包道格出席《震海聽風錄》節目時說了一句話,大意是:2012年,胡錦濤將卸任中共總書記,馬英九也將競選連任,雙方都有留下政治資產的決心,因此2011年11月的“胡馬會”對雙方都是機會。

  當然必須考慮的是,明年11月距馬英九競選連任還有四個月,馬英九即便有意參加“胡馬會”,也必將考慮這一行動對其競選的正負面效應。惟其如此,馬英九和兩岸從現在起就必須在化解台灣內部藍綠對峙上花功夫。在這方面,馬英九任重而道遠,北京同樣有許多工作要做。北京與民進黨的對話若能放在這一框架下思考,就能獲得不少戰略元素。

  人們有理由謹慎期待,若北京從現在起,一方面著眼於繼續給馬英九籌碼,另一方面則著眼於與已開始微妙調整的民進黨展開良性互動,那麼一年半後籠罩在台灣上空的藍綠對峙和籠罩在台海上空的大陸與民進黨的對峙,有可能得到緩解;屆時,也許馬英九參加“胡馬會”反而會為其競選連任加分。

  至於有人擔心,“胡馬會”一旦實現後談什麼,這倒反而是次要的問題。只要兩岸關係有實質進展,屆時胡馬兩人見面即便寒暄都有意義,反之即便寒暄也會產生負面效應。因此,探討“胡馬會”可行性的背後,其實是探討未來兩岸關係的深層邏輯和各方應有的策略;只要策略對頭了,“胡馬會”談什麼,甚至是否要在明年11月舉行,其實根本不重要。(作者為鳳凰衛視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