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王衝:中國對外援助60年變遷史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14 08:33:56 |
不幹涉內政做法遭質疑 然而,中國尊重受援國主權、不幹涉內政的做法遭遇西方的質疑。 美國智庫對外關系理事會高級學者費恩波姆(EvanA.Feigenbaum)在《外交政策》雙月刊發文稱,中國的援助或貸款與發達國家的不同。中國從不過分關心減少貪污,提高透明度,或者提高私營公司的條件;相反,它通常要求受援國家,購買中國產品或者雇傭中國工人。例如,最近中國對哈薩克斯坦的100億美元貸款,對土庫曼斯坦的40億美元貸款,以及對塔吉克斯坦的6300萬美元貸款,對推動這些國家的經濟決策改革幾乎沒什麼效果,對政府治理的提高就更沒什麼作用了。 文章認為,向世界其他國家捐款時,中國不遵守發達國家和國際機構制定的規則。中國的貸款通常是秘密協商,沒有傳統的附加條件,往往提供給那些西方國家資金害怕去的地方。中國既投資也捐助,比如去年它對阿富汗的7500萬美元貸款後來就變成了援助。 文章還批評說,中國一般喜歡單獨行動,很少有與其他國家或機構的合作或協調。 對中國的提供援助卻不提附加條件的做法,美國官方也予以反對。 2008年3月18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在華盛頓舉辦了一場以“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為主題的聽證會。應邀出席的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柯慶生在會上對中國“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對外援助政策提出質疑,稱中國的政策可能阻礙美國、歐盟等援助方“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長期發展、保持政治穩定”方面的努力。 柯慶生表示,中國近來通過提供“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援助,在經濟領域“大舉進犯”第三世界,尤其在非洲、拉美和太平洋地區,並通過經貿手段加深與這些地區國家的政治關系。中國的政策與美、日、歐、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援助方“以外援為杠杆,促進受援國改善人權、進行改革”的政策完全相反。 他說:“我們很擔心與國際社會不協調的中國外援項目,將抵消其他援助方促進良政、提高透明度的努力。我們認為,提供附帶這些條件的援助項目才是促進第三世界保持長期經濟增長和穩定的最好方式。” 外界中國對外援助不考慮人權的指責,集中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上。蘇丹政府受到衆多聯合國決議的譴責,中國對蘇丹給予了積極的對外援助,但由於中國注重平等、互利、透明和不排外的經濟合作,並堅持不幹涉它國內政的原則,一開始並沒有對蘇丹的人權狀況予以特別的關注,後來蘇丹人道主義危機升級,中國非常被動,奧運前夕,好萊塢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宣布放棄奧運會閉幕式藝術顧問角色,引發全球輿論界嘩然,原因就是中國對達爾富爾的人道主義危機“不作為”。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周琪撰文認為,由於中國在近代所遭遇的百年屈辱,中國對西方列強侵略和幹涉中國內政的行為記憶猶新,因此對尊重主權的外交原則更為重視。但是,如果中國要想向世界顯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就必須在堅持不幹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和在國際上促進人道主義危機解決方面做出適當的平衡。忽略人道主義問題而堅持完全不介入的做法,在冷戰後的全球化時代不能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