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分配改革:讓勞動要素獲公正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10-06-19 09:11:24  


 
  再看根據中國自己的資料,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勞動報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達到56.5%的峰值後,就持續下降,2005年已經下降到36.7%,22年間下降了近 20個百分點。而從1978年到2005年,與勞動報酬比重的持續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資本報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個百分點。全國總工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23.4%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75.2%的職工認為當前社會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職工認為普通勞動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因此,目前收入分配問題的根本,是不患增長,只患不公;以及防止可能出現的“越增長、越不公”的境地。所以,不宜再提“在增長中解決分配問題”的思路和說法。可以說,目前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等分配問題的關鍵,在於“切蛋糕”,而不是“做蛋糕”。

  文章稱,回顧幾十年來中國的分配機制的演化,可以看到形成嚴重收入差距的一些軌跡,從中自能探索出分配改革的一些出路。

  改革開放以前,分配機制在名義上是“按勞分配”的。那時候,由於嚴重的城鄉差別和產品剪刀差、以及身份和戶籍的割裂,全體農民幾乎陷於長期赤貧的狀態。而在城市居民和職工中實際上實行的,主要也是按照權力級別來分配的二十四級及其類似的工資制度,大多數人相當貧窮,只有部分級別較高的人享有較高的工資或者是較高福利。因此,即使那時候,在城鄉之間和不同的社會階層之間,也有非常大的收入差距。

  在改革開放最初的十幾年間,過去長期被禁錮的生產力得到釋放,全國人民的收入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農民的收入增長幅度較快。因此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按照機會和能力來分配的時期,是比較有效率的分配時期,也是相對比較公平的分配時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滿意度最高的時期。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特別是最近十多年來,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要素分配被全面引入分配領域,特別強調“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與此相對應,儘管中國統計的GDP數據大幅度增長,儘管所有階層的收入在名義上都沒有出現明顯下降,但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卻越來越大。在這個時期,權力成了顯性或者是隱性的要素,很大程度上參與收入分配,甚至主宰著分配的根本格局,因此,這也是收入分配矛盾非常尖銳的時期。

  文章指出,中國這幾十年來注重的主要是經濟增長,而相對輕視分配。同時在分配問題上,權力成為舉足輕重的因素。所以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在“切蛋糕”的問題上,權力必須從主宰的地位退居非常次要的地位。

  過去的分配機制中,強調“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但是由於二次分配實際上也是權力在決定著分配格局,所以普通勞動者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中都被越來越邊緣化。因此,由於普通勞動者權力的事實上的缺位,要提高廣大勞動者的收入,縮小收入差距,則必須在第一次分配中貫徹“公平與效率並重,公平優先”的原則,以確保勞動要素不再被供應數量和全球分工等因素所打壓,從而讓勞動要素取得與其付出相稱的報酬,讓勞動者也獲得有尊嚴的工資。

  文章最後強調,未來解決收入差距過大和廣大勞動者收入長期過低的問題,思路必須從做“蛋糕”轉移到“切蛋糕”之上,方向是讓權力走開,讓勞動要素獲得公正的地位。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