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廣西“貧民區”的無政府生存

http://www.CRNTT.com   2010-06-24 06:39:16  


 
在哪里都是“異鄉人”

  這些城市郊區的外來農民,無論對於他們的故裡或者居住地來說,其實都是“異鄉人”。

  華中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說,這些外來農民被稱為“空掛戶”。

  這種非政府組織移民屬於歷史遺留問題,他們已在當地落戶若幹年,應該轉為當地戶籍,但現實是他們的戶籍仍屬於老家的村子。對於政府的有效管理來說,他們是“漏網之魚”。

  “這類人來到城市旁邊居住,在城里的蔬菜批發市場賣菜,或者做一些小生意,區裡只負責招商,把攤位租給這些外來人,至於其他,一般區裡是不管的。”白益華說,區裡只要每年每個人收兩三萬的租金就成了,出了嚴重問題,那就公安部門來管。“如果一個城市的工商局和公安局不管這些人的事情,別的部門就更不會管了。”

  對於這些離鄉背井者的老家來說,他們只是一個個戶籍上的名字。“只有村里選舉村幹部的時候,或者過年時才會回來幾天。稍有能力的,就把老人孩子都接走了,老宅子也廢棄不要。這些人和他們的家庭,實際上根本不在村幹部的視綫以內了。”白益華說。

  徐勇從事基層政權研究多年,他認為,多數農民一旦離開了土地,離開了自己的村子,就等於沒有了戶口。“孩子上學是問題,享受不了社會保障是問題,他和現在的住所地其實沒有關系,城市很少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城市政府在對待這部分人的時候,處於缺位狀態。”

  徐勇認為,這里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戶籍管理制度對農民的捆綁,此外,基層政權的“脫基層化”也是一個因素。

  他認為,“脫基層化”和村幹部的待遇下降有一定關系。“農業稅廢除以後,村幹部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比以前少了,東部地區還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尤其明顯。”西部地區的村幹部雖然基本工資比以前高了,但“活錢”少了,想幹點事格外不容易。

  “過去村幹部是往農民那跑,籌集經費,現在只能往上跑、往鄉裡跑。村里要維持政權的正常運轉和發展,資金來源只能靠上級的轉移支付。以前村幹部注意力在農村內部,現在注意力都在外面,要招商引資,要到上面跑經費跑項目,跟農民的距離反而越來越遠。”

  徐勇說,稅費改革後,鄉鎮政府的職能轉變成為農民提供公共服務,但這些服務需要錢,而錢是由上級財政掌握的,村里經常有心無力。

  流入地對外來人口採取消極不作為的態度,與現行土地制度和人口登記制度有關。

  “我國人口登記制度太複雜了。但這關乎系統改革,幾億人的流動問題,不會簡單。以前的辦法是暫住證,用身份證、計劃生育證等各種證件才能辦到暫住證。但這仍無法解決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學者黨國英認為,基層人口登記和管理的混亂,是造成這些人被“制度性拋棄”的原因之一。

  “在人口登記問題上,大城市的城中村情況尤為複雜。”黨國英說,通常位於城郊結合部的城中村其所在地往往有不少集體財產,如果對外來人員的登記到位,就意味著流動人口也可能要從這些集體財產中分一杯羹,而城中村所在地的政府顯然不樂意這麼做。

  對於流動人口和農民工的相關政策國家已出台了不少,根本還是要落實到“管理”上。農村基層政府對計劃生育的管理是抓得特別緊的,其他的,像選舉、違章建築、基礎設施等等,即便是對本地農民,管理上“也好不了多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