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台灣農村 如何再生

http://www.CRNTT.com   2010-07-14 11:18:45  


台灣農業技術具有一定優勢,但需要不斷開拓才能保持競爭力。
  中評社台北7月14日訊/清華大學人社院學士班教授兼主任李丁讚今天在《中國時報》登出文章“農村如何再生?”作者認為:“現代文明基本上是一種都市文明,是人類離開土地的過程。但是,下一波文明則是重回土地的過程,藉著重回土地,我們不是回到過去,而是重建未來。在這個意義下,鄉村是年輕人的實驗場域和創意基地。《農再》要以前瞻性來定位未來鄉村,思考如何吸引青年投入鄉村和土地的重建,這才是農村能否再生的關鍵,也是台灣社會能否永續的關鍵。”文章內容如下:

  《農村再生條例》(以下簡稱《農再》)從兩年前推出後,即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國民黨肯花一千五百億在農村,不能不說是美意。而整個《農再》強調由下而上,嘗試以“社造”的方式,帶動農村社會文化的再生,也比過去的任何農村建設方案來得進步。儘管如此,《農再》並沒有正確掌握當前農村的困境,對未來農村和農業也沒有具前瞻性的定位,很難達成其所宣稱的效果。

  當前農村最大困境,其實是整個農業的衰微。但《農再》卻繞過農業的核心問題,企圖透過與農業沒有直接相關的各項工程建設,來達到農村再生目的。這種再生,說穿了,只是環境美化工程,對農村不能產生真正的活化。更嚴重的是,台灣的糧食依賴問題將永遠無法解決。在全球暖化中,糧食短缺越來越嚴重,很多國家都把糧食列為國家戰略資源,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三○%,但《農再》對這個問題卻完全漠視。

  因此,《農再》對台灣當前的農業與糧食問題,必須提出具體的應變方案。首先,必須讓休耕的農田復耕,復耕所必須配備的水利、資材系統也必須一併復原。其次,要幫助農民建立有效的產銷體系,除了國際和島內銷售管道之外,更要建立地方性的銷售網路,讓農村與附近城鎮產生連結,降低中間剝削。這裡要強調的是,活絡的地方經濟網絡,是農村社會與文化再生的關鍵。沒有經濟網絡為基礎的社會文化工程,都是在沙灘上蓋房子,隨時會倒掉。

  《農再》除解決農村當前困境外,對未來農村的意義和和農業的價值,更要有清楚的定位。世界在經歷氣候變遷後,對農業和土地已經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歐盟直接地把環境和農業掛勾,成立“農業與環境資源部”,統籌整個環境問題。這些先進國家都明白,只有永續的農業,才能降低對土地與環境的破壞,進而讓社會永續發展。這時,農村和農業的問題,已不只是農民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甚至人類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問題。

  在這個新定位下,農業和農村不再是社會的殘存,或是待援助的對象。相反地,它是引領社會走出當前困境的重要面向或領域。社會須投入大量的資金,也要有第一流的人才進駐,第一等頭腦去研發實踐,才能把目前受傷的土地復原,把殘破的農村轉化成有活力的社群,把僵硬停滯的文化徹底更新,帶出新的價值和理想,進而幫助人類走出困境。

  現代文明基本上是一種都市文明,是人類離開土地的過程。但是,下一波文明則是重回土地的過程,藉著重回土地,我們不是回到過去,而是重建未來。在這個意義下,鄉村是年輕人的實驗場域和創意基地。《農再》要以前瞻性來定位未來鄉村,思考如何吸引青年投入鄉村和土地的重建,這才是農村能否再生的關鍵,也是台灣社會能否永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