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一代宗師 與豬為鄰

http://www.CRNTT.com   2010-08-01 10:53:18  


 
  李賦英時常會回憶起自己父親李儀祉的墓地與張季鸞墓地截然相反的命運。這位與張季鸞並稱為“近代陝西三傑”的水利學家,曾在陝西當地修了不少水利工程。“文革”期間,當地處陝西省蒲城縣的李儀祉墓同樣受到紅衛兵的衝擊時,當地的村民聯合起來,“擋著不讓拆”。與他相比,只會動動筆杆子的張季鸞的墓地,卻被人們輕易地推掉了。 

  “可能因為他幹了實事,大家都知道”,李賦英說,“可是張季鸞是誰,人們早就不知道了。” 

  如今,這名報界宗師幾乎被整個社會都遺忘了。他的故事很少被人提及,他的文集很難買到,而他所供職過的《大公報》也已遠遷香港,遠離了內地人的生活。 

  這名高官不做,只願意做“窮記者”的舊日報人,在經濟數據、工廠收益盛行的年代,顯得有些不合時宜。記者這個行當,早已不再像他所處的年代那麼崇高。他曾躬行的“不黨、不賣、不私、不盲”8字格言,如今通常只在人們寫回憶文章時偶爾會被提及。 

  有一次,張季鸞新聞研究會的執行會長蔡恒泰陪同王俊春一起前往竹林村祭拜張季鸞。在離開時他們發現,一條水渠上鋪著一塊防止人們掉下去的青色石板,正是大半塊早先矗立在陵園當中的墓碑。 

  “你們要好好地看著,別讓它丟了。”當時已90歲高齡的王俊春顫顫巍巍地告訴同行的長安區文物管理局官員,“到時候會有用的。”但沒過多久,蔡恒泰就發現,這塊石碑已被人們再次砸碎,拿去蓋房子了。 

  王俊春已經連站都站不穩了。他一直牽掛著他在張季鸞墳前栽下的10棵柏樹,不過,他不知道,因為村民在附近放牧山羊,啃食之下,只剩下4棵柏樹還在有氣無力地活著。 

  時隔幾十年,這位張季鸞的學生還記得老師生前的樣子:粗布長衫,只穿布鞋,最愛吃的食物是豆腐,因為“又省錢又有營養”。而最重要的,是他“兩袖清風,不要錢、不愛官,但也沒有餓死”。每當回想起張季鸞的墓碑早先荒涼的樣子,王俊春總會顫抖著手,拍拍自己的胸脯:“我難過啊,腦子裡面肚子裡面都在流淚。” 

  作為一個報人,張季鸞已經顯得有點過時了。甚至許多記者對於這位“善盡新聞記者天職”的前輩也不甚熟悉。當然,還是有人記得他。在緊鄰著豬場的杜曲鎮竹林村,邢炳年仍然會時不時地翻起李賦英送給他的那本《張季鸞文集》,平常閑下來,他也會開著自己那輛沒有頂棚的拖拉機,去張季鸞的墳上看一看。“他是個很了不起的人。”7月8日,這個做了一輩子石匠的農村老人坐在屋門口的小板凳上,一本正經地說,“現在的記者都會趕潮流,但張季鸞不會,他都寫最真實的東西。” 

  張季鸞在世時,於右任曾為他作評:“恬淡文人,窮光記者,嘔出肝膽。”但恐怕誰都沒有想到,這名生前恬淡的窮光記者,身後仍然要混跡在豬圈邊上,聽著種豬的哀嚎,熏著蒸騰的豬糞臭氣,並帶著他那個年代特有的風範,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裡。(記者 付雁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