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禁得起推敲的國史是怎樣修成的

http://www.CRNTT.com   2010-08-11 09:16:00  


 
  創作通俗易懂的正史作品更有價值 
 
  歷史應讓大眾理解而不是束之高閣  對於直接閱讀《二十五史》層面的文史愛好者、專業工作者而言,版本只是個次要問題,現有版本雖有缺陷,但不致命,中國當代社會最缺乏的,是嚴肅性、專業性與通俗性、可讀性兼備的,非“戲說”、“穿越”性的歷史讀物。近幾十年來,影響最大的是《上下五千年》、《成語故事》、《中國人史綱》、《太平天國史事日志》等書,爭論最多、甚至起負面影響最大的則如《李秀成評傳》、《宋景詩》和“評法批儒”,這類書相對於在古人成品基礎上小修小補的訓詁、注釋、排版,這種再詮釋、再創作看似通俗,卻需要更多的投入,也是我們最需要的,因為歷史是為了被人民了解掌握。 

  無人讀得起的高價重修的國史又有何益?  順便提一句的,是“重修”的價格問題,《辭源》不過改了個排版,價格就從380變作980;《漢語大詞典》06年新版再版,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價格更從660變成2000,老“點校本”就已經“破千”的《二十五史》,又是如此陣仗的“重修”,究竟要賣多少錢?有圈內朋友猜測“至少8000”,倘果真如此,又有多少國人消受得起如此“精品”?倘讀者寥寥,萃天下賢才,窮10年之力,這個投入產出比,豈不是有些太不划算了?

  資助普及性的正史創作才是當務之急  如今一方面,在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後,社會和民眾渴望更多的精神食糧,希望了解更多的歷史、掌故,接觸更多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市面上充斥著太多的“戲說”、“穿越”,而類似《二十五史》這樣卷帙浩繁的文言作品,不論是哪一種版本,顯然都不適應“群眾性”和“普及性”這兩大啟蒙需要。事有輕重緩急,如果說“重修”是錦上添花的好事,那麼,看似不起眼的普及性、群眾性“正史”讀物的創作,才是雪中送炭的當務之急。(來源:搜狐評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