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中國GDP全球“第二”的高帽不好戴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19 08:07:28 |
東方早報發表評論員魯寧文章表示,對此類“超越消息”,普通民眾早已產生“審美疲勞”,而官方則選擇了理智的低調。 民間的“審判疲勞”和官方的低調各有各的心結:民間尤其是普通民眾,糾結於發展的成果未能達致相對均衡的共享;官方則清醒於按人頭計算,中國經濟人均量不但只有日本1/10,且依然位居全球百位之後,與阿爾巴尼亞、薩爾瓦多等全球公認的貧窮國家處於“同一陣營”。 歷史是面鏡子,回顧GDP之歷史,但願能進一步喚起國人對民運國勢的清醒認知。世界經濟史學者、英國人麥迪森1998年出版《中國經濟的長遠未來》一書,首次對1700-1995年間中國經濟史做了定量描述和理論分析。2007年麥迪森新著《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公元960-2030年》問世,對中國經濟過去千年的發展軌跡再作詳實、定量、可比較的分析: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比重也從22.3%增長到32.9%。此後,英國開始引領工業革命,中國則繼續徘徊於農耕文明,經濟總量排名開始逐年下滑。但直到甲午海戰失敗,清政府簽署喪權辱國之《馬關條約》的1895年,中國經濟全球“老大”位次才被美國取代。“七七事變”抗戰爆發時,中國GDP是日本的1.9-2.8倍。日本戰敗至解放戰爭結束,中國GDP仍位列美、蘇、英、德之後,居全球第五。然而,自17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沒有哪個國家把中國視為大國,更遑論把中國視作強國。這其中,原因固然複雜,但歷史之殘酷無情卻再次警示全體國人,縱然中國GDP再度攀升至第二,且有可能在2030年重新坐上全球第一交椅(麥迪森預測),但它依然不能代表民之富裕和國之強盛。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