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鐵志:台灣的民主與社會不平等

http://www.CRNTT.com   2010-09-12 08:56:33  


 
  如果考慮政府轉移的二次分配因素之後,2009年所得差距自8.22倍降為6.34倍,但其中九成以上都是來自於社會福利支出的貢獻,租稅效果不到一成。

  稅制問題可說正是台灣貧富不均的核心。因為合理公平的賦稅是一個社會財富重分配的重要政策工具,但是在台灣,個人海外所得、證券及土地交易所得等資本利得都不必繳稅。在2005年,全台最高所得的四十個富豪中,有八人完全不用繳稅,有15人只需繳納1%的稅率。台灣的租稅負擔率不但低於最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美國,也在2000年後低於同為四小龍的韓國。這是台灣民主化許諾的失落。

  理論上,民主化後應該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平等。因為威權時期被壓制的工會和各種弱勢團體可以起身爭取利益,所以政府應有更多偏重於弱勢的政策。另一方面,由於大多數選民收入低於人民的平均收入(因為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享有大量財富),所以選民會支持一定程度的財富重分配。二十世紀初歐洲福利國家的建立正是因為工人獲得普選權的結果。

  在台灣,從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老人年金或是全民健保等政策,確實反映了民主化的平等化邏輯。但是另一方面,貧富差距也日益擴大。從1993年到2003年十年間,測量平等的基尼系數從31.32%增加到33.8%。金字塔頂端5%的所得與最底端5%的所得相比,在1998年為32倍,到了2003年增加為51倍。

  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擴大,除了一般所謂產業轉型、工廠外移等經濟因素外,也不能忽視政治的影響,尤其在稅制改革問題上,沒有形成民衆的動力。這有幾個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