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局座”鄧亞萍

http://www.CRNTT.com   2010-09-26 10:55:19  


 
財新網:“局座”鄧亞萍

2010年09月26日07:46  胡海雲 體育媒體人

  《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兼人民搜索總裁,37歲的鄧亞萍迎來最新的崗位,成為一位年輕的正局級幹部。從2003年參與申奧工作開始,歷任奧組委奧運村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器材管理中心副主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就像賽場上做到的那樣,鄧亞萍的每一次轉身都很華麗,從不閃腰。 

  在中國,運動員的歸宿問題,在近幾年一直成為熱門話題。有轉入演藝圈的田亮、桑雪,有搭綫豪門的伏明霞、郭晶晶。更多的則在人們視綫之外,比如幹搓澡工謀生的鄒春蘭。如鄧亞萍般順利者,鳳毛麟角。 

  讓我們試著探求鄧亞萍成功轉型的原因。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後,鄧亞萍以英語專業本科生的身份初進清華大學。對於當時的英語底子,鄧亞萍作了如下回顧:“懷著興奮而又忐忑的心情邁進清華大學。老師想看看我的水平——你寫出26個英文字母看看。我費了一陣心思總算寫了出來,看著一會兒大寫、一會兒小寫的字母,我有些不好意思——老師,就這個樣子了。”重要的是後面的補充,“但請老師放心,我一定努力!” 

  這一努力,就出來一個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有人質疑這一博士學位的成色,我們無從判斷。但當鄧亞萍2008年奧運會時,在鏡頭前和國際奧委會官員用流利的英語交流,我們至少應該相信,“性格即命運”這樣一句話。 

  如果聯系2009年,鄧亞萍的接班人王楠進入團中央的消息,我們或許可以試著把關注點從鄧亞萍的個人努力上挪開。 

  乒乓運動員從政倒有傳統,前有李富榮,現有蔡振華,都是副部級高官。以目前的勢頭看,鄧亞萍的政治前途不在兩位領導之下。而她的小師妹王楠,正在複制她的成功路綫。如果你留心,就會發現鄧亞萍和王楠在面對公衆時的說話方式,是標准的“官腔”。這一特點符合她倆來自“又紅又專”的乒乓球隊這一出身。 

  北京奧運奪得金牌第一之後,中國官方對於體育舉國體制的堅持似乎找到事實依據。而中國乒乓球隊,又是舉國體制大旗最忠實的護旗手。鄧亞萍們是舉國體制下的極品蛋,是體制的驕傲,最後也應該有理由在體制內得到一個善終。 

  以這樣一個邏輯,我們似乎找到了“鄧局”一帆風順的理由。 

  體制。又見體制。 

  我們並非要炮轟體制內的一切。尤其是作為體制內的個人,也分有作為和不作為。鄧亞萍通過非同常人的努力,在自己的運動員道路結束後,順利改道,也頗有令人贊賞之處。在新的崗位,在體制內,她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作為者。但我們想質疑的是,體制內的運動員,結束自己的使命後,有沒有更多一些出路?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鄧亞萍一樣,走上從政之路,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伏明霞一樣,嫁個好老公。 

  而當運動員的退役出路這一問題得不到制度化的解決,我們回過頭來質問的,卻仍然只會是體制本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