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鄭永年:中國的政治改革向何處去?

http://www.CRNTT.com   2010-10-11 11:51:01  


 
黨政改革未盡全功

  實際上,從中國本身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歷程來看,已經有相當多的經驗供人們參考。政治改革要分解。民主化不是政治改革的全部內容。政治改革的含義遠比民主化廣,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標是基本國家制度建設,而民主化只是其中一種國家制度。再者,民主化本身可以作進一步的分解,例如可以分成選舉民主、參與民主和協商民主等等。對政治改革的分解可以讓人們看到事物發展的內在邏輯,了解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怎樣才能符合事物發展的邏輯。

  鄧小平1980年發表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改革”一文所提出的基本政治體制的建設,到今天仍然沒有完成。就政治體制的建設來說,政治改革仍然存在著巨大的空間。例如黨政關係問題。這是中國政治體制的核心問題。八十年代提出黨政分開或者分工,但並不成功。後來不提了,但並不是說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

  經過多年的改革,中國共產黨從理論上已經從革命黨轉型成為執政黨,但實際上還是一個行政黨。在一般意義上,所謂的執政黨就是黨產生一個政府,產生政府後讓政府執政。而在中國,在所有主要方面,都是黨親自執政。黨過度捲入行政事務,導致政治事務的“荒涼”。這是執政黨作為改革主體其改革能力弱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因為黨本身過度捲入行政,政府的管治水平提不高,經常是用政治方法替代專業精神。執政黨如果繼續忙於行政,不能確立主導政治事務的體制,而政府的專業水平不能提高,那麼黨政糾紛只能導致總體制度的繼續弱化。

  再如,鄧小平以來,中國建立了退休制度,但是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確立“政治退出”(political exit)制度,就是領導人退出政治領域的制度。往往的情況是“退而不休”,即使沒有了正式的職位,各級領導還是可以用各種方法來干預現任領導的事務,過度地制約著現任領導。這實際上是領導層政治責任不能明確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執政能力。在退休制度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建立政治退出制度顯得非常必要。

  政治退出制度的缺失也通過其它途徑影響著官員的政治責任。例如,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犯錯誤的官員經常被從一個職位調到另外一個職位,或者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一會兒,又回來了。 

  民主化不是政治改革的全部,但政治改革並不能排斥民主化。執政黨要通過政治改革重新確立執政黨的改革主體地位。中國共產黨現在的統治權很強大,但領導權很單薄。領導權如何得以確立和鞏固?領導權是執政黨繼續領導改革的能力。當強人政治過去之後,執政黨的領導權只能通過政治改革來實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