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應對食油漲價應及時調整大豆進口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0-10-23 08:37:48  


 
  文章指出,當經濟效率與經濟安全相碰撞之時,後者必然應成為主管部門的首要考慮因素。面對當下食用油價格預期混亂、定價權缺失的問題,行政力量幹預國際大豆進口、培育國內農業耕種工作已迫在眉睫。

  縱覽他國經驗,政府力量呵護本國農業領域安全已成為慣例。以韓國為例,該國對於外資進入農產品行業需要有兩個限制,一是進入的範圍,初期應以終端產品、非敏感產品為主,至於糧食油品則審慎開放;二是限定外資企業的進入比例,比如限定單個外資企業進入上限為10%到15%,避免全行業被外資控制的局面。但需要提及的是,出於本國宏觀經濟的穩定,保護農業安全的舉措並非一成不變。當下韓國正面臨泡菜危機,其原材料白菜價格飛漲。對此,韓國政府迅速改變以往不從國外進口白菜的保護性措施,全面取消了對中國白菜和蘿蔔分別徵收27%、30%的進口關稅,大開進口白菜的貿易鼓勵之門,泡菜危機隨即得到有效緩解。

  文章認為,對比於他國以農產品價格維穩為風向標,國內針對農產品的保護政策相形滯後。長期以來,中國對大豆進口一直實行3%的低關稅。即便當下豆農普遍面臨銷售困境,大豆進口不設過渡期、沒有進口數量限制等規定也未有絲毫轉變,以至於國外低價轉基因大豆魚貫而入,大肆侵占國內市場。一旦大豆供給及下游食用油等農副產品完全受外資利益主導,極有可能導致國內調控力量鞭長莫及的窘境。屆時,海外企業的經濟利益訴求就將會擠占到民生福利。就此而言,國內相關部門當及時反思當前農產品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適時推出保護國內豆農利益、保障農副產品質量的行政舉措。其中的關鍵在於打破海外大豆企業的市場強勢地位,適時啟動食用油行業的反壟斷調查,並以政策鼓勵本土競爭企業的發展壯大。總之,在寬鬆的進口政策下,中國大豆及其農副產品面臨被國際巨頭壟斷的危機。富有彈性的農產品保護政策呼之欲出,是為對市場失靈的有效糾偏。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