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農民上樓:一場農民完敗的圈地運動

http://www.CRNTT.com   2010-11-05 10:01:36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訊/中國地方政府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將農民的宅基地“勻”出來,讓農民入住更省地的樓房。在上一波城市占地開發的擴張之後,各地再次掀起了新的圈地高峰,而廣大農民也再次完敗於這場轟轟烈烈的圈地運動中。網易新聞“另一面”今天登載文章“農民上樓:一場農民完敗的圈地運動”:

如何“找地”是各地面臨的新困境

  “增減掛鈎”政策成地方政府的“金鑰匙”

  近年來,中國耕地保護與城市化進程用地的矛盾發展到很尖銳的程度。如何“找地”,也成為各地國土部門的首要任務。以河北省為例,2009年需要新增用地約為21萬畝,但國家指標17萬畝。如何填補4萬畝的缺口,成為河北投資項目落地的難題。“增減掛鈎”一經出台,立即成為各地破解土地瓶頸的“金鑰匙”。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郝晉瑉認為,國土部開展此試點也是無奈的選擇。經濟發展用地要保證,耕地和糧食安全也要保證,空間就這麼大、土地就這麼多,該怎麼解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是指將農民的宅基地複墾,用增加的耕地,換取城鎮建設用地指標。
   
  3900萬畝的農村建房無人居住,“不用是浪費”

  中國的宅基地閑置集中反映在1.3億農民工進城打工上,進城務工農民大多數住的都是工棚,有很多還是在建築工地上破舊工棚內十幾個人睡的大通鋪。而他們農村獨門獨院房屋空置或是只有老人小孩住。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陳萬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農民工在城裡打工擠工棚,農村獨門獨院無人住,是土地資源的巨大浪費。”,農民在農村的人均住宅面積是200平方米,1.3億農民工加起來就有超過260億平方米的農村建房,折合3900萬畝的宅基地。農村的房屋無人居住,或只有老人和孩子居住,如此巨大數量的房屋閑置,是土地資源的最大浪費。造成這種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中國現有的宅基地制度。宅基地不屬於農民個人所有,房屋不能流轉、不能交易。 
   
  河北將建7500個“新村”,山東計劃讓70萬農民上樓

  大規模“趕農民上樓”,是近幾年各省區新民居建設的一個縮影,其用意在於騰出農民的宅基地,利用“增減掛鈎”政策,將其轉化為城市建設用地。作為“增減掛鈎”政策的先行者,河北計劃利用3年時間,“改造”15%的村莊。根據《河北日報》報道,至2012年,河北將完成7500個新民居建設示範村,保守估算,將為河北增加建設用地50多萬畝。這與2009年河北省獲得國土資源部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指標1.2萬畝相比,翻了近50倍。

  而山東諸城市則一舉取消了行政村編制,1249個村,合併為208個農村社區。諸城70萬農民都將告別自己的村莊,搬遷到“社區小區”。如今,像諸城這樣的“拆村並居”,正在全國二十多省市進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