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官二代”為何不人神共憤

http://www.CRNTT.com   2010-11-12 10:38:43  


 
  貝婁為“裙帶”的普遍存在作了“生物社會學”的解釋,人並非是唯一受幫助同族(“同族利他”)基因作用的動物。英國生物學家漢彌爾頓(William D. Hamilton)就曾為動物保護自己後代提供了基因學的解釋。有一本暢銷書《自私的基因》(1976)更是影響巨大,它認為,基因能夠不斷繼續存在、延續的重要條件,就是它能在與其他生命體的競爭中,讓與自己相同的複製品勝出。因此,父親總是希望並不遺餘力地幫助自己的兒子成功、出人頭地。這是人之常情,與動物相同,都是受同一種本能的驅使。賽勒(Steve Sailer)稱之為“王朝基因”(the dynastic gene)。

  人們在政治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任人唯親”,生物學可以為之提供一種原始本能的解釋,但卻不能提供一種正當性的解釋。人的政治生活應當是文明的成就,而不只是類似動物的本能體現。王朝基因雖在人的身上起作用,但人的社會、政治生活卻不能只是受自然本能的驅使。因此,在當今世界上,人們普遍追求的是一種與父位子承、親信提拔不同的政體秩序。不僅如此,人們甚至還討厭、鄙視這樣一種權力和特權“自然傳承”的方式。

  王朝基因在民主國家並不罕見

  王朝和裙帶關係是聯繫在一起的。在今天的世界上,在民主政治成為潮流的同時,王朝政治基因仍在起著明顯的作用。統治者想永遠把持統治權力,並把它穩穩妥妥交給他們能夠放心的接班人,代代相傳、千秋萬代、永不變色。但這只是王朝政治基因的一個方面。王朝政治基因還有另一個方面,那就是被統治者(“臣民”)那裡的心理定勢。“臣民”由於被某一個專制權力統治慣了,覺得讓這一統治繼續,要比改變它更穩妥可靠。“臣民”接受專制權力,有一種出於奴性的“挑熟不挑生”的定向選擇,這不僅符合統治者的利益,而且也給統治者在傳承政治權力時“專挑自己人”提供了合理性。這種喜熟不喜生的傾向在專制腐敗的社會還可能進一步受“實惠心理”的支配:既然天下烏鴉一般黑,換誰掌權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就像吸血,吸飽血的蚊子不會比饑餓的蚊子更壞。

  王朝政治基因在專制統治長久存在、“臣民”心態積習已深的專制國家中司空見慣,在一些已經實行民主政治的國家裡,也仍然並不罕見。在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這些國家中,人們一次次選舉以前領導人的未亡人或其兒女成為總統或國家領導人。貝婁不客氣地指出,不要看美國人不喜歡王朝政治,其實在他們心裡,也不是沒有喜歡熟人姓名勝於喜歡生人姓名的傾向,“兒子比父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碰到這種事會有感情上的滿足感。看到自己這個充滿變數的社會上層有某種延續性,美國人就覺得定心、安全。人們喜歡看到熟悉的名字和面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