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因拆遷父親被打死 博士生三天奔喪日記

http://www.CRNTT.com   2010-12-02 14:33:16  


 
  古寨村地處太原市南郊,村落倚汾河西岸而聚。汾河自北向南貫穿了整個太原城,河西岸的大路叫濱河西路,東岸則是濱河東路。原來的濱河西路只修到市區長風街為止,為落實市裡“南進西擴”的戰略規劃,2007年3月,濱河西路南延段開始立項招標,全長19.4公里。2009年5月,晉源區濱河西路南延工程協調指揮部發布了2號文件,公示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古寨村連同孟家300餘戶村民房屋亦在拆遷範圍內。

  拆遷戶孟二平這樣解讀公示的補償方案:“2009年6月,村民們收到拆遷通知,磚木結構房每平方米補償1500元,磚混結構房每平方米補償1600元。按這個標準,所得的補償款買不起同規格的宅基地。”

  村民的疑惑,還來自於今年9月由央視記者曝光的報道——《山西太原回遷房變別墅》。報道中提及:“因濱河西路南延工程建設,市政府將古寨村列入城中村改造計劃,劃出600畝的回遷安置用地。村裡成立了山西古鑫房地產集團,自建的回遷安置房卻變成為公開對外售賣的別墅樓盤“水域金岸”,最低的市價也得300萬元一套。”

  與豪華別墅相比,村委提供的過渡安置房,縮水成為了離村1裡地外的一棟兩層槽形預制板小樓。“板壁太薄,窗戶小,沒人願意去住。”孟二平說。

建不起的屋子

  26歲的複旦在讀博士孟建偉,站在自家被挖掘機掏出大洞的北墻前,對記者使眼色,“收起你的相機,騎車過來的是村裡保安,他們的眼線。”

  1998年古寨村村委給孟家批了塊宅基地,這幅地南北15米長,東西16米寬。“當年造不起樓,只打了地基,到2006年才開始搞上層土建。”孟家人說。這一年,是孟建偉考上蘭州大學物理系的第二年,家裡向親戚凑了款,才有錢建宅子。一年裡樓便草草蓋就,一共5間平房,最值錢的裝修是鋁合金門窗,連南院的高墻都沒有砌起,臨時壘了半人高的石磚遮擋。2007年,村裡就不讓孟家繼續動工,開始吹風說這片地在濱河西路南延工程的拆遷範圍內。

  孟家是古寨村一戶普通農家。孟福貴與妻子鄭淑榮育有三個兒女:小兒子孟建龍22歲,念完小學就輟學在家,最近才與二舅前往河南當焊工學徒;二女兒孟建芳年長一歲,也是小學畢業即放棄學業,去市郊小店區的工廠做雜工,在流水線上用丙酮擦拭汽車散熱片。最出息的是長子孟建偉,蘭州大學畢業後即被保研直博去了複旦,成了微電子專業的在讀博士。

  蘭州大學時的舍友魏清對孟建偉的評價是:冷靜、成熟、成績好。孟建偉比同屆的大學同學大上兩三歲,2003年高考落榜後,他找了份粉刷臨時工,在小店區給6層高的新樓刷外墻塗料,每天從早上8點幹到晚上7點。“如果不是爸的支持,那我現在還是一個民工。”有一次在樓頂天台,孟建偉被要求站在10厘米寬的水泥邊沿上給護欄上漆,沒有任何防護,這讓他對這份危險的工作萌生退意。孟福貴這時站出來說,你去複讀,家裡供你。

  這個體格比兒子壯實的農家漢做了30多年的豆腐,一天一鍋大約能出品40來斤。在村裡每斤豆腐可以賣1塊錢,每天的利潤也就20多元,加上妹妹打工所得的微薄工資,這就是五口之家全部的收入來源。但父親仍支持他去複讀,2005年,孟建偉考上了蘭州大學。

  孟建偉讀研後,學費是免除的,每個月還能領取1600元的生活補助,孟家的經濟狀況也因此舒展開來。今年5月,孟建偉去蘇州時,給父親買了件絲綢襯衣,花了70元,寄回家後發覺太小,但父親仍像寶貝一樣把衣服藏起來。

  10月30日事發前一周,孟建偉和父親通了最後一次電話。那時導師江安全派孟建偉去中科院矽酸研究所做鋰電項目的研究,他心裡高興,就給家裡掛了電話,是父親接的。孟福貴如常般囑咐他說:“在外面一定要吃好,沒錢了就和家裡說,有需要就打電話過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