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政策穩健比緊縮與寬鬆更難拿捏

http://www.CRNTT.com   2010-12-11 08:55:51  


穩健的貨幣政策無疑將面對更大的挑戰
  中評社北京12月11日訊/如何把M2增長從去年和今年的過度增長,調整到合理的增長水平,既保證經濟平穩增長,又把流動性控制在合理程度,顯然比寬鬆或緊縮的貨幣政策的程度更難把握。上海證券報發表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文章稱,實證研究顯示,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升通脹的影響一般要滯後兩到三年。如果從2009年開始計算,明年已是第三個年頭,通脹今年則已抬頭,穩健的貨幣政策無疑將面對更大的挑戰。
 
  從實證的角度分析,寬鬆貨幣政策的尺度拿捏並不容易;緊縮貨幣政策的時點也很難把握。實施既不“緊縮”又不“寬鬆”的“穩健”貨幣政策,就是要在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脹之間尋求貨幣政策的平衡,那當然是更不容易。

  文章表示,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刺激經濟增長改變通縮預期。2009年,在全球性金融、經濟危機的衝擊下,中國經濟大幅下滑,價格指數負增長,央行因此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既定方針。在4萬億政府投資的引導下,銀行信貸大幅增長至9.6萬億,達到過去十年平均銀行信貸增長的3.5倍。貨幣供應量M2增長超過32%,而M2增長-GDP增長-通縮=22%,也就是說,貨幣供應量增長超過經濟正常運行所需貨幣需求22個百分點。結果,經濟實現了預期的V型反轉,全年GDP增長9.1%。

  但是,9.1%的經濟增長與超過32%的M2增長,意味著經濟運行創造一元錢的價值,貨幣供應量增長了3.5元。危機時期貨幣的“過度”寬鬆,埋下了通脹的隱患。雖然應對危機寬鬆貨幣政策的取向是正確的,對經濟的迅速恢復功不可沒。但政策“寬鬆”程度的把握之不易,使擴張的貨幣政策處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責難之間。

  這次百年不遇的危機的最大始作俑者,就是美聯儲的“過寬”的貨幣政策的失誤。2000年,美聯儲為了推動IT泡沫破滅後經濟的恢復,大幅降低利率實施寬鬆貨幣政策。2001年底2002年初美國經濟恢復增長,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也宣布走出危機,但因為就業率改善緩慢,通脹形勢不嚴重,美聯儲便將1%的低利率保持了近兩年之久,助推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和金融泡沫,“成就”了這次全球經濟危機。實際上,現在世人已開始擔心伯南克先生“接二連三”的數量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製造新一輪危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