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目前的城市化方式是強拆屢發的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1-01-18 08:22:40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訊/“十二五”的經濟轉型,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其核心就是中國城市化的轉型。中國還處在城市化的前中期,未來還將有5-6億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這將是世界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人口、產業和社會的轉型。

  經濟參考報發表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文章指出,但目前中國的城市化路徑存在嚴重的問題:

  一方面,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嚴重脫節。中國目前工業化已經處於很高水品,其占G D P近50%,產出則為60%;而目前城市戶籍人口的城市化率則僅為32%-33%,相比之下,同等發展程度的國家則一般為60%。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結構“最大的失衡”,正是這種失衡,造成了中國第三產業發展不順等一系列問題。

  另一方面,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中國已經不自覺的走上了一條嚴重偏離了正確方向的道路。中國目前“表面光鮮”的城市化道路,實際上是利用城鄉土地價格差掠奪農村居民,利用農村居民的土地積累來進行城市化。在這種路徑模式下,每年有數萬億的財富從農村居民轉移到了地方政府、開發商和城市的手中,而正是這種每年萬億規模的再分配,造成了中國整個分配體制的失衡。相對於這個規模而言,最低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等都是雞毛蒜皮。

  文章認為,這種城市化的道路,正是中國目前徵地強拆屢發的根源。應當在全局上重新審視,在頂層上重新設計中國城市化經濟轉型的基本制度。

  城市化轉型核心是兩頭,一頭是土地,一頭是房子。在土地這一頭,我們的制度設計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這就是2006年實行的耕地占補平衡掛鈎,這個掛鈎政策從根本上是錯誤的。在實際的運行中,耕地占補平衡掛鈎實質上否定了級差地租的存在,無法在根本上實現平衡,而且這個平衡收益的分配也與農村居民沒有關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