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自主招生聯考:不公平的少數人遊戲

http://www.CRNTT.com   2011-02-25 11:20:24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訊/“沒能獲得自主招生聯考資格的學生感嘆不公平,取得資格的學生也苦不堪言,在短短的3個多月時間內,要參加兩次甚至多次高考,慘烈之情也非外人所能體味。總體上說,自主招生應該朝更公平、更開放、更自主的方向演進,既降低社會成本,又有利於人才的選拔及培養,而不是相反——固化高考弊端,加劇社會不公,加重考生負擔。”評論人練洪澤今日在《廣州日報》發表文章“少數人遊戲的聯考不公平”,全文如下:

  99.9%的學生被拒之門外,自主招生其實成了少數精英的遊戲,這種制度設計的價值取向是有問題的。程序的不公平,最終也影響了實質正義。

  2月19日、20日全國數以萬計的學子參加了“華約”、“北約”自主招生聯考,而第三聯盟“卓越同盟”聯考將於本周末上演。23日,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媒體上撰文,批評自主招生不夠科學。

  批評自主招生的並非只有柯校長一人,可以說以三大“聯盟”為標誌的自主招生自誕生之日起,就飽受爭議。改革本來就是為了糾偏,而當公眾發現自主招生並沒有達到這一目的,甚至在某種程度放大了統一高考、統一招生的“大一統”弊端時,焦慮之情油然而生。

  自主招生聯考,仍然壁壘森嚴,設定了嚴格的准入門檻,99.9%的學生被拒之門外,自主招生其實成了少數精英的遊戲。大多數人的權利得不到承認,應該說這種制度設計的價值取向是有問題的。作為公共財政撥款的公立大學,理應面向所有的公眾開放,給所有人以公平競爭的機會。至於考生是否能夠獲得入學資格,則是另一碼事。至少在理論上,公平的教育機會是不容剝奪的。程序的不公平,最終也影響了實質正義。自主招生聯考通過者,可以在統一高考中獲得20分的加分,這20分的加分一下就把那些成績與之相近而因種種非個人原因無法取得自主招生聯考資格的學生遠遠拋離(譬如非重點學校學生、經濟困難學生),這種不公讓人心痛。

  自主招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學自主招生那些膾炙人口的傳說。如國文和英文非常出色的錢鐘書數學才考了十幾分,最終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臧克家數學吃“鴨蛋”、錢偉長英文得零分,最後都因為國學素養突出,被大學招了進去,成就了一代英才。事實上,今天的自主招生也有這方面的訴求,如“華約”就把“招攬學有所長的優秀學生”作為自主招生的目標。實際操作起來,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在社會誠信系統混沌的語境下,不但中學對學生的素質評估容易受到權勢左右,可信度不高,連高校本身為避瓜田李下之嫌,也不敢理直氣壯行使自主權利。於是,自主招生還是以筆試為主,用分數說話。如果說過去是“一考定終身”,自主招生之後則是“多考定終身”。不論“一考”還是“多考”,本質上考評方法、體系沒有改變,結果都是應試教育,而與素質教育無涉。當自主招生異化為“小高考”,一根尺子量人(聯考沒有具體到專業,只分籠統的文理而已),最終勝出的總是綜合成績的優勝者,不拘一格“錄”人才的願景便成鏡花水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