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林達:歷史可以討論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13:55:54  


 
  我發現,要找出美國主流看法的捷徑,大概就是去讀中學教科書。雖然美國中學教科書不統一,不同歷史學家寫出不同版本,不同學校也有權選擇不同課本。可它又是市場導向的。這話怎麼說呢?假如作者寫出來的歷史故事,不論事實還是觀點,不能被大多數校董會、家長和歷史教師認可,比如說,你誇獎了奴隸制、贊同了種族隔離,你的教科書就會賣不出去。因為你違背了大多數人能接受的主流觀念底線。

  必須強調,美國主流看法和政府無關。它的無關是制度性的無關,就是政府對可能影響輿論和看法的所有部門概不介入,不管是教育還是出版,都是民間操辦。所以,所謂主流看法,就是民間的不同看法經過激烈爭吵辯論後,在一個階段中被大部分人采信的看法。

  中學教科書式的歷史理解當然是簡化的。那麼,對一段歷史如何進一步去全面了解呢?在進大學後,歷史教學就是因教授而異。教授對學生負責,自己編講稿或選教材,自己決定講什麼和考試考什麼。對歷史事件就可能有了更多不同方向的介紹。當然,教授也可能以自己非常偏激的看法影響學生,但是,說起來大學生們已經是成年人,可以自己在圖書館里做出判斷。

  這里就有個前提:美國歷史是可以討論的,出版業是五花八門的民間行為。我們有朋友自己辦出版社,也就是把稿子送印刷廠即可。只是為了更好銷,才去登記國家圖書館編號,這樣各圖書館才知道有這本書,才可能來買。現在電子書開始風行,亞馬遜網上書店去年第一次電子書銷售超過紙版書,更有了作者自己製作電子書、在網上直銷的方式。這給學生提供了全面閱讀的可能,在圖書館可以找到立場完全相反的歷史陳述和看法。

  然而,中小學教育還是很特別。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原則是“出版免預檢”,不同出版物選擇不同表達,形成一個知識來源、思想觀念來源的平衡,所以,並沒有一個閱讀主導。但是,中小學生雖然可以去圖書館找各種讀物,可他們在判斷能力相對弱勢的年代,就有了一個主導讀物,那就是課本。他還要考試、被規定去記住課本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