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國王的演講》:歷史片是可以有血肉的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10:40:55  


 
  筆者無意去探究奧斯卡為何偏愛《國王的演講》而放棄《社交網絡》,只想談一談《國王的演講》對中國電影的啓示。我國有許多歷史大片,拿剛剛過去的幾年來講,能叫得上“歷史大片”的影片也有許多,但沒有一部能與《國王的演講》同日而語,為何?

  我國的歷史片,言必稱“大片”。這裡的“大”,只有陣容大,對於故事情節的描寫以及對人物的刻畫,卻很是輕薄。我國歷史片,或者用明星堆叠而成,讓觀衆邊看電影,邊數明星個數,數不夠還要回家再看著數一遍;或者用流水帳進行記錄,一個鏡頭、一個對白就能代表一兩年;或者就陷入“武俠”這樣的俗套,弄來弄去,變成了打打殺殺。而《國王的演講》告訴我們:歷史片是可以勵志的,歷史片是可以抒情的,歷史片是可以在表演上出彩的,歷史片是可以講故事的……歷史片不是枯燥的,是有血有肉的。

  論起歷史,我國歷史最豐富,可歷史最豐富的地域裡卻沒有一部像樣的歷史電影,這著實有點諷刺。我想,什麼時候我國歷史大片不再追求明星陣容、不再用流水帳介紹歷史課本、不再寄希望於打打殺殺、開始學著認認真真講故事的時候,我國的歷史片才會有出路。歷史電影的“大”,不再於明星之大、題材之大,而在於“以小見大”。

  《阿凡達》上映後,陸川說“中國電影落後美國50年”。這並非危言聳聽。但是,在筆者看來,美國也並非年年都有《阿凡達》這樣的高科技大片,《國王的演講》也是可以拿最高獎項的。所以,找一找中國電影與《國王的演講》之間的差距,才更為現實。(2011年03月02日08:40 來源:中國網)  

延伸閱讀:

崔衛平:向陳凱歌推薦《國王的演講》

  2011年02月25日07:53 來源:光明網 作者:崔衛平    

  無論如何,陳凱歌是一位悉心思考的導演,只是他的思考比較獨特。他似乎更加關心大人物的人性。他關心大人物通向權力或者成功的頂點,也關心他們在這條道路上所付出的代價。在《荊軻刺秦王》中,秦王的殘暴被說成是為了“統一大業”,同時血流成河的現實,也讓他本人的人性異化衰敗,最終落得個孤家寡人。

  接下來的影片中,他試圖提供某些解決問題的方案。既然 “高處不勝寒”,那麼便選擇站在某個“低處”。這才有了《和你在一起》中的那位少年,放棄的可能是一個錦綉前程,而決定與父親過尋常人的生活。到了這部《趙氏孤兒》,一方面是讓惡人屠岸賈的人性獲得回歸,另一方面則是讓程嬰埋藏起深仇大恨,過老百姓的日子,遠離是是非非。

  在陳凱歌眼中,權力與人性是對立的,成功與人性是對立的,甚至責任與人性也是相悖的。既然“向上走”是一條充滿荊棘的畏途,那麼“向下走”看上去則平坦舒適得多。平民生活則被看作是某種矯正。至於“人性”為什麼單單潛藏在平民當中,它何以形成一種矯正,陳凱歌並沒有告訴人們。而如果不去回答這些問題,那麼所謂平民的生活也許是另一種虛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