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不鼓勵農村娃上大學”觸底社會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11-03-11 11:10:46  


 
不鼓勵農村娃上大學很悲劇,很現實

  2011年03月10日09:20  來源:南海網 作者:張玉勝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不應該鼓勵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的觀點,在網上引來一片嘩然,眾多網友呈現一邊倒,不贊成王平的觀點。《3月9日《信息時報》》

  “不應該鼓勵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之說,語出驚人,思維偏頗,招致網友拍磚當在情理之中。但筆者以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還是應當感謝王平委員的快語直言,因為她的“悲劇論”畢竟擊中了某些現實軟肋。

   仔細分析支撐“不鼓勵農村娃上大學”的依據,其理由無非有三:一是農村孩子大學畢業後不願回到農村,導致農村建設後繼乏人;二是花巨資供養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得不償失;三是讀中專念高中照樣可以在農村有所作為。網友對此質疑的焦點也多集中在“有失教育公平”和“導致階層固化”兩個方面。不過,由此生發出的三重詰問卻是不容回避的。。

  一問“幹農業算不算工作”。應該說“工作”一詞司空見慣,婦孺皆知。但若較起真來給“工作”下個定義,答案說不定還真的會見仁見智,莫衷一是。百度上的相關解釋是“生產勞動”,“工作是每個社會上的人實現各自社會分工的具體方式”。言下之意應當包括“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由此推斷,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似也應當納入“工作”的範疇。但在現實生活中,儘管人們高喊“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然而,有“工資”的勞作才叫“工作”,似乎是人們心照不宣的社會共識。務農就是“沒工作”,自謀職業也難說“有工作”。農民即使進城務工也要在“工人”的前面冠以“農民”的身份,被稱為“農民工”。這不是矯情,正是由於對“工作”概念的認知模糊,才使得輕視農業、賤視農民的觀念根深蒂固,一些“農二代”大學生才不願回到家鄉。

  二問“上大學到底為了啥”。儘管“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人所共知,但“上大學到底為了啥”的問題並沒有隨著大學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而迎刃而解。上大學作為“鯉魚躍"農"門”跳板和找工作“敲門磚”的功能誤讀仍很普遍。其實,從讀小學到念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增長知識,開發潛能,亦即“傳道授業解惑”,只有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文憑變為水平時,讀書才會與就業真正聯繫起來。因此,只有把“上大學”拉回到“提高全民族勞動素質”的認知軌道,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讀書無用”的觀念。把農村娃不回農村歸咎於“上大學”,是對教育功能的誤讀,是因噎廢食的本末倒置。

  三問“農村緣何缺乏吸引力”。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業現代化是四個現代化的基礎和關鍵。應該說,城裡人不想到農村,農村娃也不願回家鄉,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的悲哀,但農村基礎設施落後、幹農業低回報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無權責備農村娃,更無權剝奪農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和自由擇業的權利。建設新農村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不能成為農村娃子承父業的世襲職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塊亟待開發的寶地,我們的責任就是要不斷增加農村建設的吸引力,不斷提升從事農業的“含金量”,為青年人到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建功立業搭建平台,創造條件。

  質疑“不鼓勵農村娃上大學”,攪起的是對教育理念、擇業觀念、階層固化的熱議。而在“拍磚”之餘多些冷靜思考,也許會對消弭城鄉差別、縮小工農差別大有裨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