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北大學生的“五四”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1-03-29 11:45:42  


北大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圖片展圖片之一 (攝影 中國網 張洋)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訊/人類歷史上,有過許多“關鍵時刻”,其巨大的輻射力量,對後世產生了決定性影響。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都必須認真面對,這樣,才能在沉思與對話中,獲得前進的方向感與原動力……對於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進程來說,“五四”便扮演了這樣的重要角色。作為後來者,我們必須跟諸如“五四”(包括思想學說、文化潮流、政治運作等)這樣的關鍵時刻、關鍵人物、關鍵學說,保持不斷的對話關係。這是一種必要的“思維操練”,也是走向“心靈成熟”的必由之路。

陳平原:北大學生的“五四”記憶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平原 2011年03月25日

  在當代中國,只要你念過小學,都知道有個“五四運動”;可所謂“知道”,不等於真的理解。更何況,我們每代人都在與“五四”對話,一次次的紀念與闡釋中,其實蘊含著我們自己時代的困惑與追求。九十一年來,每代學者及青年都以某種形式與“五四”對話。其中最讓我牽掛的,是“少年意氣”與“家國情懷”。二者頗有糾葛,有時相得益彰,有時又互相抵牾,就看你如何觀察與判斷。

  何謂“五四運動”

  何謂“五四運動”,既可理解為1919年5月4日天安門前的反日遊行及其後續效應,也可看作互為關聯的三大部分:思想啟蒙、文學革命、政治抗議。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北大主持召開“五四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國際研討會。為論文集、程序表及海報做設計時,我選了三幅圖,一是“五四”當日的照片(圖一),二是聞一多的書籍裝幀(圖二),三是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的浮雕(圖三)。老照片的中央,那旗子上有“國立北京大學”字樣,最提神。可後來沒選用,不是“大公無私”,而是製作效果實在欠佳。參與設計的學生大呼可惜,他們更願意選用那幅五四遊行的老照片,與其說是出於歷史感,還不如說是自尊心。

  紀念“五四”時,引入圖像的因素,讓其與文字之間形成某種對話,起碼五十年前《文藝報》就這麼做了。刊行“五四運動四十周年紀念專號”時,除了林默涵、夏衍、楊晦、茅盾、鄭伯奇等人文章,還配有滑田友等人創作的這幅浮雕(即圖三)。至於聞一多的這幅畫(即圖二),出自《清華年刊》,即清華學校1921級畢業班紀念集,原本是聞一多創作的書籍裝幀,我取中間的圖像部分。圖片上方有“BEFORETHEAUDIENCE”字樣,至於“天安門前的青年講演者”,則是《拍案頌》(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編者代擬的題目。

  三張圖片的差異,隱約可見“歷史論述”的變化。老照片突出高揚的校旗以及昂首闊步的大學生,是世人關於“五四”的最初印象;聞一多的畫,演講的學生是正面,傾聽的民眾是背影,遠處還有飛奔而過的人力車;紀念碑的浮雕,學生和工農互相呼應,互為主體性。單看這三幅圖,你都能大致明白,“歷史”是如何被建構起來的。這倒促使我反省:關於“五四”的記憶,北大學生總是占據主導地位,“從來如此,就對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