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趙楚:卡扎菲何以無招架之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4-03 09:53:35  


 
  然而,因為三個原因,卡扎菲耗費巨資的建軍成效並不理想。首先,600萬人口的利比亞人在獨立前普遍教育程度低下,因此很難提供充足的兵員,以熟練掌握現代化的武器和熟悉現代作戰準則。實際上在上世紀80年代,卡扎菲高價購買的許多現代化武器不得不花錢雇傭前蘇聯志願軍人兼作教練和使用,同時也有大量裝備買回來後長期閑置。而近十幾年來,由於俄羅斯和東歐的變化,實際上這類武器的採購和升級也陷於停頓。

  其次,由於西方的長期封鎖,利比亞的武器採購主要是蘇/俄系列,而這些武器在信息化方面本身相當欠缺,同時,由於是出口型號,其技術和戰術性能又有所折扣,加上利比亞本身的維護水準低下,導致武器完好率很低,故雖擁有200餘架戰機,但臨戰能升空迎敵的,據說只有20架。

  最後,由於利比亞像其他本地區國家一樣,本身並非有悠久歷史法統的民族國家,相反,很多程度上是殖民者撤離時趕工製造的“人造黃油”國家,因此內部教派和部族矛盾深沉,這也使得卡扎菲在強軍計劃中很難放手使用某些敵意教派或者部族的兵員,他寧願使用非洲其他國家的人員,這是所謂雇傭兵問題的主要根源。這些原因導致利比亞在本次開戰前兵力處於十分贏弱的狀態,而此前的國內抗議運動和軍事反抗又使武備雪上加霜。

  總而言之,雖然上述軍事上的弱點顯而易見,但戰局如此一面倒還是出乎不少人的意外,這一點不能不說與卡扎菲本人對形勢和大局的誤算有關。

  卡扎菲看到美國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局,而十年來美國的整個軍事戰略重心東移亞太,同時美國目前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另一方面,近年來,卡扎菲忽略了歐美裝備和戰力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已經獲得了代差級別的飛躍,而基本上還是機械化的利比亞武裝在這種戰力面前,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歸根到底,他忽略了,利比亞得以長期對抗西方而不虞安全的根本原因是冷戰期間形成的二元結構,也是由於歐洲在軍事和國際問題上自我弱化。他在國內抗議中喘過氣來之後採用薩達姆1991年鎮壓巴士拉起義的手法,以為只要動作足夠快,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就不會有時間作出軍事反應。所以,他的策略是迅速反攻反叛者占領的地區,同時對有反抗情緒的地區居民實行無分別的殘酷炮火打擊,以圖摧毀反叛者的心理和士氣。所有這些策略都是為了兩個字:時間。他的勝算在於,他的老舊武裝對付烏合之眾的叛軍是足夠有效的,而只要能重新控制,哪怕手段殘忍些,到外敵姗姗來遲時刻,全國將不乏一片洋溢的同仇敵愾畫面,這樣國際社會則將面臨嚴重的哈姆萊特兩難。

  換言之,卡扎菲的計算和武力準備根本就不是以歐美等為作戰對象。然而,他決沒想到,竟然不是美國,而是歷來交往還算密切的法國帶頭進行軍事打擊。為顯示地區軍事和國際政治雄心,法國可以說出乎意料地直接投入行動,並帶動整個西方國家展開了注定卡氏命運的軍事打擊。當法國為首的聯軍空中打擊拉開序幕,對這種以大規模軟硬信息戰、空對地精確打擊和遠程巡航導彈定點攻擊為特征的戰法,卡氏完全失去了戰局應對能力。

  (趙楚,上海國防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軍事世界POINT》月刊執行主編,長期從事國際戰略問題和軍事戰略問題研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