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隱藏了半世紀的援朝英雄

http://www.CRNTT.com   2011-04-23 07:58:30  


 
  那是2004年的一天,蔣慶泉的兒子蔣利接到舅舅馮自元的電話。馮自元說,看到一個叫《電影傳奇》的電視節目,里面的一位老嘉賓說《英雄兒女》中喊“向我開炮”的那個王成是有原型的,名叫蔣慶泉。

  “我問你爹了,他說是媒體炒作呢,炒作呢。”馮自元在電話里焦急地問,“可電視里說蔣慶泉是23軍的,你爹不就是23軍的嗎,哪有這麼巧的事情?”

  對於47歲的蔣利來說,《英雄兒女》並不陌生,這部戰爭影片曾影響了幾代的中國人。

  蔣利不在父親身邊,他在葫蘆島市當小學老師。但他很早就知道,父親參加過朝鮮戰爭,是一名老兵。父親桌上常年備著《抗美援朝紀實》、《志願軍戰事全紀錄》、《三十九軍在朝鮮》這些書籍,大多翻得已經掉角。然而對於當兵時的故事,蔣慶泉從不願多談,甚至不允許自己的子女過問。

  在蔣利的記憶中,父親唯一一次主動提起打仗的事,還是在40年前。那次,蔣慶泉從村里帶回了一張泛黃的報紙,指著里面一篇描寫志願軍攻打石峴洞北山的文章對兒子說:“這場仗爹打過。”

  掛了舅舅的電話,蔣利當晚就趕回錦州,向父親提出了這個疑問。

  “喊了又怎麼樣,他們沒有開炮啊!”蔣慶泉沉默許久,說出了這樣一句讓蔣利覺得“沒頭沒尾”的話。隨後,老漢開始渾身發抖,卻再不發一言。

  蔣利沒有繼續追問,但已確定父親身上一定有著一段特別的經歷。回家後,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他將“蔣慶泉”三個字輸入搜索引擎。

  這個沉默的老漢在網上並非默默無聞。以尋找蔣慶泉為主題的文章竟然有好幾篇,累計達數萬字,題目包括《關於王成原型》、《“向我開炮”的又一軼聞》、《呼喚“王成”:你在哪里?——“向我開炮”英雄故事後面的故事》等。

  這些文章明確指出,23軍步話機員蔣慶泉在石峴洞北山陣地上喊出了“向我開炮”。文章的作者是同一個人,一位叫做洪爐的老作家,他曾經是23軍《戰地報》的一名記者。

  蔣利隨後又在網上搜到了舅舅所說的那一期《電影傳奇》,節目中提到父親的老嘉賓竟然也是洪爐。

  “這麼多年過去了,居然還有人一直在尋找我的父親。”蔣利還記得,當時自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隨後,他在一個論壇的轉帖《呼喚“王成”:你在哪里?》下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留下了自己的電話和電子郵箱。

州長與小兵

  兩年前,洪爐在北京的家中接待了一位來自香港的朋友。聊天中,朋友無意間提到的一個故事卻觸動了老人多年來的一個心結。

  朋友說,他認識美國內華達州前州長邁克.奧卡拉漢。這位州長是一位殘疾人,只有一條腿。州長告訴他,殘疾是在朝鮮戰場上落下的。

  奧卡拉漢回憶,1953年在三八線附近,他帶領100多個美國士兵攻上了中國軍隊的陣地,發現只有一個小兵還活著,也沒有武器。“按照戰爭的遊戲規則”,奧卡拉漢讓大家不要打死他。圍攏到跟前時,他們卻發現這個中國士兵拿著步話機在喊。美軍不知道他在喊什麼,結果喊著喊著,炮彈來了,這個中國兵和幾乎全部美國兵被炸死在陣地上。

  最終只有3個美國人幸存下來,奧卡拉漢就是其中一個。他曾經對中國人很憤恨,覺得對方不遵守戰爭規則,“我們不打死你,你卻調來炮火把我們都打死”。

  “這不就是《英雄兒女》的現實版嗎?”朋友隨口開起了玩笑。

  朋友沒有發現,此時洪爐的雙肩開始微微顫抖,他也並不知道,這一幕畫面已經在對面老人的心中演過無數次。

  1953年4月的石峴洞北山戰場,一場慘烈的攻堅戰結束後,22歲的年輕記者洪爐聽說志願軍中有一名叫做蔣慶泉的步話機員,在堅守陣地的過程中,面對幾乎攻到面前的敵人,曾在暗堡中向指揮所大聲呼叫“向我的碉堡開炮”。

  他很快找到了當時在指揮所與蔣慶泉直接通話的兩名戰士進行採訪,並完成了一篇戰地通訊。

  然而就在部隊準備為蔣慶泉報功,並向軍內外宣傳其英雄行為的時候,一個消息傳來:在與“聯合國軍”在板門店協議交換戰俘時,我軍被俘人員名單中出現了蔣慶泉的名字。

  按照規定,凡被俘者不予宣傳,烘爐的這篇通訊也被壓下不能發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