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水扁“挺蔡”十點理由邏輯混亂自相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1-04-16 08:25:11  


 
  從政治學的理論來說,陳水扁對“政黨政治”中狹義內涵的理解並沒有錯。但他卻又把政黨政治的內涵過於簡單化了。實際上,政黨政治除了陳水扁所指的“通過選舉取得執政機會”的內涵之外,在廣義上還包括各國政黨為實現其政綱和主張而展開的一切政治活動和鬥爭。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政黨以各種方式參與政治活動,就國內外重大政治問題發表意見,對國家政治生活施加影響。二、政黨爭取成為執政黨,然後通過領導和掌握國家政權來貫徹實現黨的政綱和政策,使自己所代表的階級或階層、集團的意志變為國家意志。這是政黨政治的核心。三、政黨處理和協調與國家以及與其他政黨、社會團體和群眾之間的關係。

  從實踐上看,政黨參加民主選舉,不一定是要其領袖親自參與並統領。比如,陳水扁本人二零零零年參選“總統”時就不是民進黨主席,而只是中常委。在當選後,為了表達“黨政分開”,還主動辭去中常委職。正因為如此,陳水扁才在其“札記”中寫道,“民進黨是一個真正民主進步的政黨,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當國民黨還在論資排輩時,民進黨可以提名一位從未當過主席、年紀不滿五十足歲的市長連任失利者出馬角逐,同時由女性副手搭檔競選,這是百年政黨的國民黨所做不到的。”也就是說,陳水扁一邊以“政黨政治”為由,鼓吹民進黨應由黨主席蔡英文代表黨參選“總統”,另一方面為了炫耀和凸顯自己當年勝選“總統”選戰的“偉大意義”,卻又不惜搬出自己當時並不是黨主席的舊事,以至形成自打嘴巴的效果。

  二零零四年陳水扁爭取連任時,雖然是在其黨主席任內,但為了避免“坐轎者抬轎”,而是以請假的方式參選,並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代理黨主席職務。更追溯前一點,台灣地區一九九六年首次開放“總統”直接民選,代表民進黨出戰的彭明敏,不但不是黨主席,而且連黨內職務也沒有。因此,陳水扁的“只要贏得大選,政黨的領導人不是總統就是總理或首相,乃順理成章的事”,首先就否定了民進黨在一九九六年、二零零零年及二零零四年的選戰實踐。如果嚴格按照陳水扁的“理論”,二零零零年出任“總統”的應是民進黨當時的主席林義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