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原發震災”危機將否成為過去?

http://www.CRNTT.com   2011-04-28 10:46:59  


 
  日本民眾和學者對核能開發保持高度的警惕心理和採取消極與慎重的態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充分認識到島國與地震、海嘯結下不解之緣的現實;另一方面,也與1945年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輻射的慘痛切身經驗有關。作為世界上唯一接受原子能輻射洗禮的日本民眾,對於任何與核能(軍事用途或非軍事用途)有關的話題都是十分敏感的。長期以來,日本市民運動團體更把反核、非核的口號和反戰、非戰的群眾運動相結合,發出洪亮的聲音。也正因為如此,在戰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至少是到上世紀80年代為止),反核、非核,反戰、非戰的旗號在日本一直都有廣大的市場。

  對於日本人這種“談核色變”的敏感心態和反應,戰後以來積極主張開發和導入核能(乃至在內心裡主張核武裝)的日本保守人士稱之為“核敏感症”。

治療“核敏感症”之良方

  也許是由於戰後初期反核運動聲勢浩大及日本人普遍存有“核敏感症”,積極主張開發核能的日本保守政治家及財界人士在推動核能政策時都採取十分謹慎、隱蔽和迂回的策略。他們也動員大量的專家、學者和大眾傳媒,向國民展開宣教活動。具體方針和內容包括:

  一、強調作為和平用途的核能開發有別於軍事用途的核武器,“資源小國”的日本有賴原子能之開發才能趕上及維持“經濟大國”的地位。為了冰釋國內外人士對日本核武裝的疑慮,自民黨佐藤榮作首相還在1967年宣稱推行不開發、不導入和不擁有核武器的“非核三原則”。但三原則中的“不導入”政策從一開始便被各方識破為一片虛言,因為擁有核裝備的美國軍艦在日本從來就是通行無阻。

  二、儘管當局和保守人士在談論二戰史時,喜愛舉出廣島和長崎的例子,強調日本是“受害國”,但在具體描述有關其受害的情景時,卻刻意淡化廣島、長崎遭受原子能轟炸及核輻射的悲慘鏡頭和記憶。目的無非是為了治療日本人的“核敏感症”。

  三、動員學者、藝人和大眾傳媒,開展“原子能是和平與安全的”宣傳活動,營造民眾以興高采烈的心態接受核能開發的“空氣”。1957年東海村第一號原子爐建設完成時,積極參與並推動原子能開發、有(日本)“原子能之父”之稱的時任《讀賣新聞》社長正力鬆太郎便通過其旗下的報業集團和電視,頌贊“太陽點亮了”、“終於抓到了太陽”。至於《讀賣新聞》競爭對手的《朝日新聞》,也不落其後,連載了一系列“原子能與發電”的專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