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地名演變看中國南海疆域的歷史形成

http://www.CRNTT.com   2011-05-08 07:52:13  


 
  二、從“石塘”、“長沙”等看宋元明清中國人民對南海的認識以及活動範圍

  宋代以來,中國人民對南海諸島的認識日漸深入,在南海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大。從宋代到清代,南海諸島的地名具有以下特點:

  1、名稱繁多。出現石塘、長沙、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或萬里石塘、千里長沙等等若干名稱。據廈門大學林金枝教授統計,“僅宋元明清四代,記述南海諸島石塘、長沙之類的文獻、圖籍多達百種,名稱叫法二十餘種。”

  2、地名相對集中。基本上採用了石塘和長沙命名各群島,表明人們對南海諸島的認識趨向一致。從航線的記載考證,宋代史籍中的長沙多指今西沙群島,而石塘多指今南沙群島。同時,出現了專用地名,如用“七洲洋”專指西沙群島。

  3、文獻圖籍記載頻率高。表明人們對南海的關注和了解程度大大提高,對南海的認識更加具體、翔實,不僅對南海的水流、風向等有了一定的掌握,而且對南海海底複雜的地理結構也有了認識,大體上區分出南海航行的危險地帶,因此有所謂“上怕七洲、下怕昆侖”的航海諺語。

  在宋代文獻中,值得關注的是趙汝適所著《諸蕃志》,其載:“暇日閱《諸蕃圖》,有所謂石床、長沙之險,交洋、竺嶼之限。”由於當時南海諸島中沙、南沙均為航海的險要之地,即“石床、長沙之險,”且在中國界限之內,所以這一記載表明,至宋代人們已認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界限在交洋(即交趾洋,今北部灣)與竺嶼(即Pulo Aor,今馬來西亞半島東岸外的海島)一線,中國南海疆域更加清晰。此外,史料表明,至宋代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不僅成為中國人民經常性活動的區域,而且西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更成為水師巡防的重要海域。

  元代文獻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元代已經開始將南海諸島區分為四個島群。從1329年到1345年曾親赴南海和印度洋一帶的汪大淵,在其所著《島夷志略》中明確記述包括今西沙、中沙、東沙和南沙諸群島在內的南海。可以說,元代是中國人民在南海活動區域由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向南沙群島延展的過渡期。到了明清時期,中國人民在南海的活動範圍涵蓋了整個南海,南海疆域範圍由此也大大延伸。

  明代關於南海諸島的史載、圖籍大量增多,各類地名林林總總,但總體而言相對集中在石塘、長沙以及由此演化出來的相近的地名,如千里長沙、萬里石塘等。從現有史料來看,明代最早標繪南海諸島的地圖,當屬1402年李薈和權近所作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圖中在南海海域分別標繪有“石塘”、“長沙”、“石塘海”等地名,根據我國著名南海史地專家吳鳳斌先生的研究,它們分別是今東沙、西沙和中沙、南沙。

  至清代,中國人民涉歷南海的人數日益增多,在南海活動的範圍逐步得到穩固;南海四個島群得到了明確、清晰的區分,南海疆域範圍日漸明朗。如成書約在清康熙末年的《海道針經》(乙)《指南正法》針對我國到東南亞國家的航線、航程、地理地勢,都有十分詳細的記載,還對不同群島分別命名。再如,曾擔任過高雷廉總兵官的陳倫炯撰著的《海國聞見錄》不僅詳細記錄了南海地理形勢和部分資源情況,還對南海諸島四個群島有了更加詳盡而精確的記載,對四個海域進行了清晰劃分。

  值得注意的是,流傳於海南民間的《更路簿》(又稱《水路簿》)所記載的地名和航線記錄了海南漁民在南海諸島的作業路線以及漁民對西沙、南沙有關島、礁、灘、洲的命名情況。它是漁民通過航行實踐和漁業生產積累而成的航海指南,深刻地反映了我國漁民經過長期的生產活動後對南海諸島的認識,充分表明最晚到明代,四個群島及其附近海域已經成為中國漁民傳統的作業範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