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幣國際化要避免“迂回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11-05-17 10:20:43  


 
  但是,依據這種邏輯,即如果這種國際循環發生的範圍只是境內和以離岸市場為主的海外市場的話,那就實際意味著人民幣只是形成了一個自我循環,流出去的貨幣又流了回來。如此一來,人民幣流出去規模的擴大並不能反映國際的接受程度,其反映的只是國內的投資高收益和境外對人民幣的可接受意願。

  在這方面,日元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為推動日元國際化,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實施了金融自由化改革,並於1986年建立了“日本離岸市場”,此後日本與東亞之間的資金流動急劇擴大。1986年開始,日元資金大量流入我國香港,香港對日本銀行負債規模不斷增加。儘管大量日元資金從日本流向了香港,但卻沒有跡象表明巨額的日元資金直接流向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而且這些日元資金也沒有沉澱在香港參與資本交易,而是大部分又通過日本的海外分行回流到日本總部或者直接借貸給了日本企業。

  換言之,從日本流向海外的金融資金並沒有被亞洲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用於各類交易活動,而是大量迂回至日本,香港不過是日本銀行從事“迂回交易”的場所。這說明,如果一種貨幣僅僅是“迂回交易”,那麼就算是進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實現了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也無法實現真正的國際化。

  目前,人民幣國際化的邏輯恰在於此,即避免“迂回陷阱”。以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為例,境內外企業熱衷到香港發債主要是因為融資成本極其低廉。以最近聯合利華發債為例,該公司在香港發行了總額3億元人民幣的3年期人民幣計價債券,利率只有1.15%。相比之下,在我國內地,央行指導的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在6%以上。雖然人民幣離岸債券收益率遠低於境內投資者可獲得的收益率,境外投資者依然在把大量資金投入人民幣離岸債券。原因在於,他們相信人民幣的升值將會使他們以美元計算的投資回報遠遠高於用美元或與美元掛鈎的港元投資所能獲得的回報。

  這其中的要義就在於,如果企業直接發行境外債券的最終目的是匯回境內使用,那麼就必須擴大回流渠道的敞口,否則債券市場將無法長久保持快速增長。對投資者來說,如果沒有升值因素,其參與的動力就會降低。那麼,人民幣離岸市場持續增長的動力就必須來自於更高、穩定的回報,其思維指向仍在於擴大回流渠道。但是,日元國際化的教訓告訴我們,這不過是“迂回交易”。

  應該說,相關部門也已經看到了“迂回陷阱”的存在。最近,人民銀行將香港清算行的利率由0.99%調低至0.72%,其目的就在於過濾出囤積在香港的“熱錢”。這些“熱錢”不僅會衝擊國內市場,也必然不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而小QFII遲遲沒有推出,其原因也在於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