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貨幣政策發揮作用需深化外匯改革 | |
http://www.CRNTT.com 2011-08-01 08:33:24 |
文章認為,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上責任重大但又步履維艱,並非是央行宏觀調控的“功夫”不深,而在於現行貨幣發行機制存在著內在缺陷,準確地說,被外匯制度“捆綁”的現行貨幣發行機制存在著先天不足。 貨幣政策致力於“宏觀調控”之所以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主要是因為受到現行外匯制度的幹擾。一方面,外匯占款在總量上對衝了宏觀調控(主要表現為緊縮流動性)的效果。在國際收支順差和外匯儲備強勁增長形勢下,通過外匯占款渠道投放的數萬億元資金源源不斷地對衝著流動性的“偏緊”,導致央行宏觀調控的本意一再落空。另一方面,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一定程度上從結構上削弱了宏觀調控效果。社會資金流向出口多和引資多的地區、行業或企業,而不是流向資金相對短缺的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等,導致部分地區、行業或企業資金比較緊張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文章指出,如果現行外匯制度不改革,貨幣政策的作用空間將會變得越來越小,央行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也將難有大作為。可見,給貨幣發行機制鬆綁已刻不容緩。作為外匯制度改革的一種過渡,至少現在可以逐步把強制結售匯制度改為意願結售匯制度,既可以緩解被動投放過多貨幣壓力,又可以降低央票的發行成本。此外,也可以緩解人民幣過快升值的較大壓力。 在“二次匯改”一周年之際,改革與現行貨幣發行機制聯繫過緊的外匯制度,不僅有助於提高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能力與效果,也有利於改善國內外經濟環境。這是因為,目前美元處於相對“低位”,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可以釋放人民幣升值壓力,也有利於全面改革人民幣匯率制度。另外,當前中國的貿易順差仍然很大,改變單向的貿易順差壓力,也符合中國“調結構”的經濟戰略,全面深入加快外匯制度改革,預示了儘管未來貿易順差的收縮空間仍較大,但不會導致經濟承受劇烈衝擊。 最重要的是,在當前通脹和經濟增長的雙重壓力下,貨幣政策要想拓展其有效的運作空間,改革與現行貨幣發行機制關係密切的外匯制度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