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為什麼一個道德國度面臨道德解體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10-04 09:24:50  


 
法律淪為權力與金錢的工具

  很顯然,中國的法律面臨政治和金錢的雙重壓力。結果怎樣呢?法律只是工具,要不成為政治的工具,要不成為金錢的工具。中國只有法律的條規,而沒有“法意”,法的精神。西方意義上的“法律秩序”(law and order)在中國並不存在。當法律成為權力或者物質利益的工具時,誰來保證“善”的行為?又有誰來懲罰“惡”的行為呢?

  社會空間的缺失也使得道德無處生存。在數千年的儒家文明里,王權儘管在理論上專制,但往往是“統而不治”。中國社會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在社會底層,鄉規民約調節和約束著人們的行為。各個行業也有自己的行為規則。在當今社會,這樣的傳統道德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基礎,但這並不是說,新的社會道德體系就不能產生了。沒有產生,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社會沒有自治的空間。

  長歷史時期的革命、戰爭和政治運動,已經把中國社會高度政治化。而確立政權之後,又沒有去政治化的過程;相反,政治因素深入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對社會進行控制和管理。社會“被控制”和“被管理”的狀況,表明社會本身缺少空間。缺少空間就決定了社會群體很難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社會自治制度,從而也很難形成社會成員的自覺和自律。換句話說,任何自下而上的道德找不到社會空間。如果法律要保障的是合乎人類道德觀念的秩序,那麼社會道德要調節的是社會群體之間,或者社會個人之間的互動和行為模式。既然社會道德難以形成,社會群體和社會個體之間的交往,就表現為赤裸裸的物質利益或者權力行為。

  道德是任何一個文明的內核,其它方方面面的制度,無論是政治制度,經濟制度還是社會制度,都是這個道德內核的外延。中國現在面臨傳統道德解體而新道德建立不起來的危機,這也是中國文明的危機。如果商業文明不可避免,那麼就要重建一個能夠容納商業文明,但又能遏制商業文明所帶來的負面結果的新道德體系。世界歷史表明,道德的重建並非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人類主觀努力的結果。如果新道德體系不能得到確立,無論怎樣強大的經濟力量,都不足以促使中國文明的復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