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吳仁寶:“天下第一村”的大家長

http://www.CRNTT.com   2011-11-20 11:20:01  


吳仁寶家中一角
 
  於是,吳仁寶把自己的休息室搬到了村黨委會議室隔壁,接通一個麥克風,“我們在這邊說話,他那邊也能聽到,他跟我們說話,我們也能聽到,像是遠程會議一樣。”這樣一個象徵著吳仁寶權力不倒的場面,令周麗無限感動。

  另一個值得提起的細節是,吳仁寶的四兒子吳協恩接受中央媒體採訪時,被問到:“你父親如此權威,你能在以後對華西村的管理中勝過他嗎?”吳協恩坦承:“我們兄弟4個加起來,也比不了我父親。”

  “典型”的路徑

  “今天星期六是工作日,不是休息日。”吳仁寶在其生日宴上的第一句話就重申了華西村的村規:沒有周末。

  “最近華西喜事連連。50周年村慶國內外報道都很好。華西村獲得了兩個批示,一是胡錦濤總書記的批示:(要把)我(吳仁寶)的講話要傳達到國內外。(再就是)華西的文化建設獲得中央政治局委員劉雲山同志批示,今天三大新聞單位報道了。”

  吳仁寶濃重的江陰方言,回響在這座當年華西村的標誌性建築——華西金塔內,塔內設有以建村“功臣”名字命名的各種大廳,但是,除了“毛妹廳”之外,其他幾個廳基本都是吳的家族所有。

  無可否認,華西的一切,和“總設計師”吳仁寶密不可分,但顯然,3年的私塾教育,並不足以將他推到今天位置。吳仁寶說真正教育他的是實踐:“50年代聽,60年代頂,70年代拼。”

  14歲前,長工吳仁寶“白天放牛喂豬,早晚照顧地主家癱瘓在床的兒子。一年下來,可以賺到40斤米。”1949年4月,江陰全境解放,21歲的貧農吳仁寶第一次分到了2.4畝地。緊隨而至的抗美援朝,讓這位一腔熱血的青年決定從軍報國,卻因為“嚴重的關節炎”落選,一時報國無門。

  此後,吳仁寶幾乎事事先進,捐糧給抗美援朝前線,他跑在前;在互助合作中,幫工換工跑在前……很快,他被駐村工作組注意到,被任命為江陰縣瓠岱鄉(華西村前稱)第三村村長、民兵中隊長,後任鄉財糧委員兼會計。

  在浮誇風盛行的年代,吳仁寶被選舉為華西村(時為瓠岱鄉二十三社)黨支部書記。一上任就遇上“大躍進”。“在一次報產量放衛星會議上,第一個發言的支部書記報畝產2000斤,第二個3000斤……最後數字竟上到了1萬斤。”

  “1萬斤是不低了,可還是跟不上躍進形勢,比不過其他公社。吳仁寶同志,你們大隊畝產多少,你們的稻子長勢比其他大隊的好,能突破萬斤大關吧?”懷著當“種田神仙”夢的吳仁寶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幾十雙眼睛齊刷刷看著他,他猛抽口煙:“3700斤。”隨著煙霧飄然吐出。“會場頓時騷動,但大多數人卻暗自慶幸吳仁寶犯傻,墊了自己的底。”

  “仁寶同志,你太保守,產量高低是政治問題,也是黨性問題,你再考慮考慮。”

  吳仁寶要求公社收割時,到隊裡監收監打,“多收一斤我們寧願挨餓,也多賣給國家10斤,少收一斤,你們補給我一斤就行啦。”以此解了圍。

  這一段歷史,被吳仁寶在以後的日子裡反覆提起,結合著他的著名論斷“千難萬難,實事求是最難”。

  現在,華西村幸福園內,有一處“龍珠之地”。傳說神龍天降,在此地戲水丟失了龍珠,生氣之下便用龍尾將華西之地拍得高低不平,難以耕種,民不聊生。傳說推演至現實,大至為1960年華西遭遇的罕見自然災害,畝產銳減。每年18斤的口糧使得村民開始抱怨吳仁寶將餘糧賣給了國家。

  吳自是迷惘:“對黨的話我時時聽,事事聽,結局卻是如此?這難道是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為了縮減規模,以便管理,吳仁寶多次提出分拆管理,但未得允許。1961年10月,吳仁寶乘公社黨委主要負責人外出,將公社拆分,華西村由此而來,這一日則被定為華西村的建村之日。

  當時“華西大隊下轄10個生產小隊,人口667人,土地面積845畝,糧食畝產681斤,集體積累1764元,人均分配53元,欠債1.5萬元,有12個自然村落”,這就是華西村的肇始,也是吳仁寶的起跑線。

  分拆後的華西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整土地,吳仁寶滿腦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直至1964年學大寨風潮起,吳仁寶看到了“新農村”的目標。在淳樸的幹勁和政治風潮引領下,吳仁寶帶領村民將分散的村落集中,將彎曲的河道拉直,將高低的田地鋪平。

  在隨後的一年裡,水稻畝產1050斤,人均收入增加了40元。華西村很快成為江陰的5個樣板村之一。這樣的“典型”第一次為華西村帶來了“獨立王國”的稱號。而一向以實事求是自居的吳仁寶,此時是慣於“頂”的年紀。

  “仁寶同志,你這裡廢塘廢墩多,適宜植樹造林。”“樹是要栽的,但只能在河渠旁。”

  “仁寶同志,每畝地要施土雜肥400擔,你們樣板大隊要帶好頭。”“我不能幹,也不能讓別的大隊幹這種累死人不見效的蠢事。”……

  一而再的“不聽話”,最終“吹牛大隊”的稱號取代了華西的“樣板大隊”之譽。吳仁寶在接踵而至的“文革”大潮中,被“造反派”推上批鬥的台面。1967年,“造反派”分化,吳仁寶得以脫身到大寨學習,再一次被大寨打動。建電站、修水渠……轟轟烈烈的造村運動再次開始。1968年起,《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等相繼走進華西,吳仁寶就此帶著華西村踏上“典型”之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