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公平與可持續是未來10年的中國追求 | |
http://www.CRNTT.com 2011-11-27 10:11:20 |
第二,“增長主義”更多依靠短期性政策工具來刺激增長,忽視中長期目標的實現。中國的“十五”規劃提出,居民消費率要提高到50%,由於實踐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經濟增長速度上,居民消費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持續下降,到2010年時僅為33.8%,降到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最低點;“十一五”規劃的服務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就業比重、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等重要的結構性調整目標均未能如期實現。未來5年,如果經濟轉型不到位,消費率還有可能走低。這樣,我們將面對更為嚴重的系統性風險,積累的過剩產能就有可能被迫以經濟危機的形式強制性地清理,由此帶來巨大的社會成本。 第三,“增長主義”重經濟增長,輕社會發展,增大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因素。中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更需要防止由“增長主義”引發的社會問題和社會風險。一方面,經濟增長進程中因利益關係失衡造成的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因素有不斷增大的趨勢。這就需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有效地協調利益關係。另一方面,“增長主義”助推“一切向錢看”,使社會道德水準下降。這些年的“毒奶粉”、“地溝油”現象,前不久佛山發生的“小悅悅事件”等,觸及了社會的道德底線,令人震驚。道德水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標誌。一個國家的發展,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的硬實力上,更體現在道德文化水準提升的軟實力上。現實情況說明,要高度警惕“增長主義”引發的社會風險,需要積極發展文化軟實力,以形成社會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 當前“增長主義”的理念還相當普遍。簡單地把發展等同於增長,“發展是硬道理”在實踐中常常被扭曲為“GDP是硬道理”。在我看來,判斷未來5—10年的中國增長前景,重要的不是預測經濟總量何時能超過美國,不是何時能進入“高收入水平”國家行列,而是要考慮普遍存在的“增長主義”理念怎麼扭轉?由“增長主義”帶來的結構扭曲怎麼矯正?體制改革如何突破? 政府不能替代市場,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場機制在增長體系裡的基礎地位 中國進入發展新階段,為什麼GDP增長主義的影響仍然比較突出?我認為,其土壤是經濟生活領域的政府主導。在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仍然在一些重要的經濟領域以政府主導替代市場主導,不可避免地會積累大量的經濟社會矛盾。 第一,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場。中國改革開放30年最重要的經驗是“解放市場”,通過市場基礎性作用的發揮,創造出計劃經濟時代無法比擬的經濟活力和經濟效率。當前,經濟生活領域存在的諸多矛盾與問題,大都與政府主導有直接關係。長期下去,會形成弱化市場的傾向,甚至有可能使某些計劃經濟因素複歸,造成市場化改革停滯、甚至倒退。 第二,防止政府失靈與防止市場失靈同等重要。市場自身存在失靈,存在缺陷。彌補市場失靈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政府自身也存在失靈,不能以失靈的政府來替代失靈的市場,也不能將政府轉型不到位形成的“政府主導”與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有效干預劃等號。中國轉型經濟中的有些市場失靈,就源於政府失靈。例如,資源要素價格人為壓低、市場監管的不到位、政府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扭曲等。這就是說,應當既要防範市場失靈,更要防範用失靈的政府來替代失靈的市場。 第三,堅持經濟生活中的市場導向改革。國際金融危機發生這幾年來,中國政府加大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力度,是適應了反危機的客觀需求。問題在於,某些方面的政府干預有所擴大,並超出了合理程度。強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就是要在經濟生活領域堅持市場主導的基礎上發揮政府作用,而不是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發揮市場作用。在經濟領域堅持市場主導,防止權力與市場結合,防止行政壟斷,防止特權經濟,有利於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坦率地說,這方面的認識並不統一,並由此帶來市場化改革的某些疑慮。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