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馬英九若勝選 台灣逆風高飛脫離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2-01-12 00:18:11  


 
  眾所周知,“九二共識”是兩岸交流的最大政治基礎。若無“九二共識”此一前提,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可說是空中閣樓,作為一個對選民負責的政治家,馬英九精準地把握此一歷史機遇。在2008年選後數天的3月27日,馬英九就明確表示將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在隨後5月20日的就職典禮上,馬英九重申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及後亦多次宣示“九二共識”是推動兩岸交流的基礎。在2010年的元旦致詞中,馬英九再次宣示“在兩岸關係上,英九一向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並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交流與合作”。同年7月2日在“ECFA時代新情勢高峰會”上,馬英九更斬釘截鐵表示,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換言之,馬英九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及“不統/不獨/不和”兩岸政策,架構具體,論述明確,不但具可操作性,並為台灣帶來和平紅利。

  開啟六十年來兩岸交流的大門

  馬英九信守承諾,執政後積極改善兩岸關係,首先實現擴大“小三通”,台灣本島民眾自6月19日起只要持“中華民國護照”,就可經由金門、馬祖轉赴中國大陸。接著確定7月4日啟航週末包機,同日並實施人民幣可在台灣全面兌換,7月18日再進一步准許陸客來台觀光。同年12月15日,馬政府啟動兩岸海運、空運直航及通郵,正式啟動兩岸大三通,“戒急用忍”的時代走入歷史,開啟了六十年來兩岸交流的大門。

  ECFA紅利 有目共睹

  兩岸關係改善,幾經談判,“海基會”與“海協會”兩會最終於2009年6月29日在中國大陸重慶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因歷史發展諸多原因衍生的國族認同問題,致使現在的台灣社會是一個“分裂社會”,反對黨民進黨是大肆歪曲ECFA,甚至全黨舉行大規模的反ECFA遊行示威,全力阻擋拖延。馬英九面對民進黨排山倒海的壓力,以其堅忍毅力,終於促成兩岸簽署ECFA。

  現在證明,ECFA的簽署是正確的,2011年1-8月,台灣外銷到中國大陸的出口總額大幅成長,其中大陸給予台灣早期收穫清單內貨品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3%。現階段“總統”選戰雖然如此激烈,因ECFA為台灣民眾帶來的實質利益有目共睹,蔡英文不再抨擊ECFA。就以電子產業為例,據研究產業的專家透露,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全球共關閉了約50座晶圓廠,但台灣沒有廠商關閉。中國大陸家電品牌廠商組團2009年從台灣採購34億美元液晶體電視面板,2010年採購43億美元,2011年採購可能上達55億美元。試想,如果不是馬英九的兩岸和解政策,哪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大陸團來台採購?無可諱言,大陸的政策性大採購,不但使當時台灣工業園區放“無薪假”的員工能重新工作,及後景氣稍見復甦,全球新增訂單絕大部份就都轉到台灣。台灣2010年對世界的整體貿易總量激增至5,258.4億美元(輸出2,746億、輸入2,512.4億),其中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輸出1,147億美元(輸入375億美元),台灣享受771億美元的順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