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古巴和越南:革新的潮流

http://www.CRNTT.com   2012-10-12 11:10:44  


越南旅游業發展迅速,在許多城市的街頭常常可以看見坐三輪車觀光的游客。
 
  越南版“春天的故事”

  2008年6月11日,越南前總理武文傑病逝,享年85歲。武文傑被看作越南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經濟革新的總設計師,把越南從蘇聯式的計劃經濟帶入了市場經濟時代。

  1975年,越共占領南越首都西貢,越南戰爭結束,武文傑被派往西貢(今胡志明市)擔任一系列領導職位。他的任務是在這個資本主義的堡壘裡引入社會主義改革,但他提倡漸進主義並允許私有行業繁榮。到1978年,武文傑和其他南部的自由派官員遭到強烈批評。強硬派人士、當時的副總理杜梅被派去關閉南部的私有行業並建立國有商店和工業。

  1979年,當中國安徽鳳陽小崗村的農民冒險嘗試包產到戶的時候,越南也開始了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思考。這一年,越共中央第一次接受了私營經濟和商品經濟的概念,並在海防等一些地區的農村試點了分田承包。1982年,武文傑被調往河內擔任國家計劃委員會主席,成為越南上世紀80年代走在前列的改革者之一。

  1986年12月越共六大起,越南實行全面革新的路線,決定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將高度集中、蘇聯式的體制轉變成允許私人企業和市場定價的體制。“Doi Moi”成為越南改革的分水嶺。“Doi Moi”意為“革新”,主旨在於確立以經濟改革與建設為中心,包括在農業上實行承包制,在工業上擴大企業自主權,承認商品經濟,放寬對商品流通的控制等等。

  可以說,越南的改革是從農業開始的。1988年越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10號決議”,正式實行農戶承包責任制,規定農民家庭為農業基本經濟單位,擁有經營自主權,可自耕自牧,在交納農業稅後,產品可自由支配,包括出售。

  農業改革大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的恢復和發展。1989年是全面推行承包制後的第一年,糧食由不足變為自給有餘,首次出口大米140萬噸。自此以後,越南每年出口大米200萬噸左右,成為居泰國、美國之後的第三大大米出口國。橡膠、咖啡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也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農產品成為越南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

  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東歐劇變,世界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越南開始實行全方位的對外政策,並加速了經濟革新的步伐,提出以社會主義為定向,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由國家管理市場經濟的經濟革新戰略。

  1991年到1997年擔任總理期間,武文傑嘗試簡化政府官僚機構、投資程序和開發現代法律體制以取代內部法令的大雜燴,並培養了接任的改革派潘文凱和阮晉勇等人。他幫助制定政策並吸引數十億美元外來投資,大幅擴大貿易,使經濟年增長率超過8%。看到一些共產黨官員試圖保護自己的勢力範圍,武文傑指出,只有放鬆對政府和商業的管制使其更加高效,共產黨才能保持政權。武文傑支持大多數國有工業私有化,制定更清晰的法律,並結束軍隊與黨領導人的特權。

  從總理職位上退休後,武文傑不但仍就經濟改革問題發聲,也開始對敏感的歷史和政治問題發表意見,主張為了越南民族的健康發展而超越意識形態和黨派立場,用更寬容的態度處理歷史問題,比如2005年,越南獨立60周年和南北統一30周年之際,他在海外刊物上發表文章,坦率回顧自從統一以來北方在南北關係上的失誤,指出越南國家不屬於“某個黨派”,而是“每一個越南人和越南民族的共同財產”,“仇恨、對立和自傲”對國家毫無益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