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制約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空間的因素有哪些

http://www.CRNTT.com   2013-04-19 08:38:23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訊/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經濟需要在去泡沫、去杠杆和去產能的過程中尋找平衡,這正是當前中國經濟面對的三大難題,而這會大大制約未來經濟的增長空間,影響宏觀經濟回升力度。

  上海證券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項崢文章稱,2003年至2012年,中國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十倍以上,而同期全國名義GDP增長不到五倍,這還沒有剔除30%以上的物價漲幅因素影響;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增長不到四倍。國際上通常用房價收入比和租售比來衡量房價合理性程度。一般認為,發展中國家房價收入比在4至6以內較為合理,房屋租售比在200到300以內表明區域房產運行狀況良好。若按此標準計算,中國部分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遠超過8,而房屋租售比已在500以上。

  從資產負債表觀察經濟周期運行,經濟杠杆率及其調整過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周期的波動和潛在運行風險。這是因為,負債擴張和收縮與投資同向變化;資產質量及債務償還方式則反映債務風險。雖然中國全社會杠杆率總體水平並不高,但在過去十年多時間里,經濟杠杆率大約上升近40個百分點,且主要集中在2008年至2010年這段時間。近日,據前財政部長測算,去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債務30多萬億元,債務率在40%左右。雖然債務風險總體不高,但部分地區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風險較大,債務償還期較為集中,債務形成及償還可持續性較差。2008年以來中國經濟杠杆率明顯提高,主要與各項貸款超常規增長密切相關。截至去年末,全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達62.99萬億元,是2003年末的3.96倍。2008年至2012年期間,新增貸款規模超過2007年以前的全部新增額。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產品面向全球供應,帶動了社會投資高速增長。中國廉價商品行銷全球,避免了發達國家不斷吹大的消費泡沫不致破滅,但埋下了產能過剩的種子。截至2008年末,中國粗鋼產能達到6.6億噸,而國內需求不到5億噸;水泥產能18.7億噸,而國內需求不到15億噸。儘管出口規模巨大,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大國,但在全球產業分工鏈條上,中國製造業總體仍處於中低檔環節。當外部需求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下急劇下降時,國內產能過剩問題就格外突出了。特別是產能過剩與重複建設交織在一起,進一步加大了去產能的難度。中國鋼鐵生產能力已大於市場需求1.2億噸,但還有在建能力7000萬噸。“十一五”期末,中國汽車產能超過實際需求一倍以上,已過剩200萬輛,但還有在建能力220萬輛,正在醞釀和籌劃的新上能力達800萬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