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怎樣看待俄羅斯的“休克療法” | |
http://www.CRNTT.com 2013-05-19 09:14:48 |
“休克療法”致國有資產流失的看法值得商榷,金融寡頭並非私有化造成,而是民主不足 目前抨擊“休克療法”的一個火力點集中在對國有資產的私有化上。其中最流行的說法便是“休克療法”對國有資產進行“證券私有化”造成了大量的國有資產流失。這種說法值得懷疑。 在私有化一開始的時候,俄羅斯政府內部就有“賣還是分”的爭論,尤其是在1992-1993年間通貨膨脹劇烈,赤字嚴重的情況下,“主買派”力主大幅升高國有資產價值,以便通過“改分為賣”來增加國庫收入,舒緩財政困難。通貨膨脹,貨幣急劇貶值,國有資產價值估計不准,致使私有化證券長期有價無市,在不穩定氣氛下人們也沒有持券信心,因此儘管俄政府一再號召公眾慎用證券,許多人還是為一瓶酒之類的代價便出讓了自己的一份。 更重要的是,蘇聯時期形成的官僚利益集團對證券私有化的抵制,“內部人”要求關門分肥直接以權力攫取公共資產,而不想通過什麼私有化證券的交易與集中這類費時費力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點。正因為這樣,才一方面導致私有化證券不值錢,另一方面導致國有資產的主體成分根本沒有被私有化證券“化”掉,而是通過另外的途徑形成了寡頭資本。於是在證券私有化結束時,俄羅斯的“私有化”企業絕大部分股權控制在“內部人”手裡,外部的持券公民,實際擁有的產權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據俄羅斯政府調查,1994年這些企業有65%的股權為內部人所掌握,13%仍在國家手裡,而外部的自然人與法人總共只控股21%,其中,投資基金所占份額到1995年也只有6%,次年更降至5%。 其實已有不少學者指出,當代俄羅斯寡頭是由蘇聯時期的權貴階層或官僚階層演變而來的,現在的寡頭壟斷脫胎於過去的國家壟斷,寡頭制源於過去的集權制。俄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所副所長西蒙尼亞更指出:所謂金融寡頭不是一般的官僚資本,而是“官僚國家資本主義”。在這種情形中,“官員並不非法占有國營企業的資本,而是在國營部門內部非法利用所有這一切”。他們“用各種形式上合法而事實上違法的方式把私人利益和國企活動聯繫在一起”,從而建立了“官僚資產階級對大型國營企業的控制”。而俄國學者巴弗連科更認為:“金融官僚資本並非私有制,而是由私人管理的國家所有制”。換言之,寡頭資本與其說是被不公平地私有化了的原國有資本,不如說是在市場條件下經營的國家資本,這些資本由於國家的民主程度不夠而被官僚控制並用以謀私。可見,形成寡頭的必要條件並非私有化過度,而是民主不足。 參考資料:《十年滄桑》,金雁、秦輝;《來自上層的革命》,科茲、維爾;等等 結語 不論是激進還是漸進,都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與方式。人們對激進過渡方式所產生的問題容易看得比較清楚,如經濟衰退,通脹失控,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等等。以此來否定激進改革或者說漸進比激進更可取,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客觀的,因為漸進改革容易把問題掩蓋起來,改革過程也有諸如腐敗、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而且搞不好或許還會使問題積重難返,導致改革停滯。(來源:騰訊歷史)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