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歷史探究:抗美援朝改變了中國的政治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3-06-30 10:03:39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
  中評社北京6月30日訊/此間人民網-國家人文歷史今天登載黃金生的文章《抗美援朝改變了中國的政治走向》,文章說,隨著抗美援朝的推進,毛澤東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態度發生轉變,對蘇聯也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1952年,他開始考慮向社會主義過渡。同年10月,劉少奇率團赴莫斯科參加蘇共十九大,斯大林提出:現在可以用《共同綱領》,但應準備憲法。詳細內容如下: 

  中共建政之初,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面臨著嚴峻的形勢。特務、土匪非常猖獗,他們不僅經常發動叛亂,還不斷地製造各種謠言。儘管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了一整套黨政權力控制體制,但社會上人心浮動,城市與農村的治安相當混亂。針對敵特土匪破壞活動日漸嚴重的形勢,1950年3月,在劉少奇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先後發出了《關於剿滅土匪建立革命新秩序的指示》和《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但新政權百廢待興,西南華南許多地區尚未解放,財政金融混亂,經濟恢復的任務相當繁重,加之還要進行的土地改革,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對大規模的鎮壓反革命非常之謹慎。對於土改,毛就明確提出暫時不動富農的土地,他說:“過去北方土改,是在戰爭中進行的,戰爭完全掩蓋了土改空氣,現在基本上已無戰爭,土改就顯得特別突出,給予社會的震動特別顯得重大,地主叫喚的聲音將特別顯得尖銳。如果我們暫時不動半封建富農,待到幾年之後再去動他們,則將顯得我們更加有理由,即是說更加有政治上的主動權。”“民族資產階級是與土地問題密切聯繫的,為了穩定民族資產階級起見,暫時不動半封建富農似較妥當。”

毛澤東強調“不要四面出擊”

  1950年6月,黨的七屆三中全會召開, 會議提出當前一切工作的重心是“為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為什麼不是鎮壓反革命,毛解釋說:“我們已經在北方約有一億六千萬人口的地區完成了土地改革??今年秋季,我們就要在約有三億一千萬人口這樣廣大的地區開始土地改革,推翻整個地主階級。在土地改革中,我們的敵人是夠大夠多的。”毛澤東還提到,革命勝利引起了社會經濟改組,戰爭已經帶來了很多破壞,許多人對我們不滿??因此,目前我們的首要任務,在城里是“要合理地調整工商業,使工廠開工,解決失業問題,並且拿出二十億斤糧食解決失業工人的吃飯問題,使失業工人擁護我們”。同時“通過合理調整工商業,調整稅收”,改善同民族資產階級的關係。通過舉辦各種大學和使用知識分子,使他們不反對我們。而在農村,則是要通過減租減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使廣大農民擁護我們。總之,“就是要把人民中間不滿意我們的人變成擁護我們”,至少不要使他們反對我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