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何中國人比美國德國人更反感“拼爹”?

http://www.CRNTT.com   2013-07-25 10:58:56  


 
  所以,在美德等國,“拼爹”多是在教育領域體現的。而在該領域中,“拼爹”的方式也是有規則可循的。除了提供更多的資源讓孩子進入更好的學校,居住在更好的社區外,還有一些其它“拼爹”方式,比如父母是醫生的家庭可以通過推薦信的方式使得孩子能夠有更大的機會進入醫學院校,而父母是學者的家庭可以通過幫助孩子參加科學競賽的方式增加其被優秀大學錄取的籌碼。

  相對於美德等國比較“老實”和“正式”的拼爹,在中國,拼爹的手段就要“多元”的多。政策加分、內部錄取和跨地高考等等,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公務人員通過手中的權力為子女“安排”工作。而近幾年,“蘿蔔招聘”、溫州官員公然瓜分公務員職位等等案例層出不窮,這種“安排”工作甚至成為了官員的一種隱形福利。

  而制度的不公開、不透明,更是成為了這種“拼爹遊戲”的沃土。最終使得不同階層之間的分化變得更為嚴重。根據清華大學的對19所高校6000多名應屆畢業生的調查,官二代的起薪要超過非官二代13%(官二代標準為父母中至少一人為政府官員,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中國社科院一份名為《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研究報告也表明,父輩具有社會資本的那些人比一般人更易於成為幹部。即便在父親受教育程度這個自變量固定的情況下,幹部子女成為幹部的機會,仍是非幹部子女的2倍多。

  此外,“坑爹”事件的不斷爆出,還進一步放大了人們對“拼爹”的疑慮。2012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12年輿情藍皮書《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2012)》就指出,吏治腐敗,特別是裙帶關係、官二代等問題屢屢發生,尤為引發人們不滿。

  ■ 為什麼中國人比美國德國人更反感“拼爹”?

  “拼爹”之風越盛,貧富分化就嚴重,而中國的基尼系數遠超歐美

  渥太華大學的研究還表明,在一個國家裡家庭出身對個人收入的影響越大,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就越明顯。這種相關性被形象地稱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The Great Gatsby Curve)。而蓋茨比作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悲劇小說中的人物,正代表了人們在財富與社會地位裡的掙扎。在曲線中,“代際流動性低”且“基尼系數高”的典型代表是拉美國家,緊隨其後的就是中國。

  之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最新基尼(Gini)系數為0.47,連續多年超過0.40的國際貧富差距警戒線。而貧困階層的下一代又輸在了“拼爹”起跑線上,形成了一個難以跳脫的怪圈。相比之下,美國和德國的基尼系數僅分別為0.38和0.30。世界銀行經濟學家Branko Milanovic在《富人與窮人:全球貧富差距的另類簡史》中,將不平等比作膽固醇。“就像一定量的膽固醇有助於防止體內脂肪堆積一樣,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有助於刺激人們努力學習、工作或創業。”他寫道,“同時也確保人們不至於因變動性太大而有隨時向下滑落的可能。膽固醇過多會導致動脈阻塞,並引發疾病。一旦只有處於頂層的人群才能獲得教育機會和最好的職位,社會成員中的一大部分群體(窮人)就被剝奪了獲得技能與知識的機會”。而對於陷入怪圈的中國貧困階層來說,他們就丟掉了這種機會。其中很多人甚至陷入了絕望。根據《瀟湘晨報》的調查,有超過75%的國人認為“父輩的職業在很大長度上決定了子輩的職業地位”,還有22%的人認為“無法通過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