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烏克蘭可能將世界帶入危險臨界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3-20 10:55:49  


普京18日在克裡姆林宮與克裡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代表簽署入俄條約。
  中評社北京3月20日訊/和訊網今載文章“用博弈論來看烏克蘭可能會將世界帶入危險的臨界點”表示,目前看烏克蘭局勢,俄羅斯似乎勢在必得,其實情勢發展未必如此樂觀。華爾街見聞就在《如何理解烏克蘭危機?博弈論這麼看》一文中就提到:從博弈論的觀點來看,越多爭端得到和平解決,對和平解決的預期就越高。預期又回過來促成更多的和平解決。反之亦然。隨著和平解決變得越來越少,國家間的信任下降,國際規則被打破,衝突變得越來越容易……因此,從目前情形看,烏克蘭未必會束手就擒,反倒可能將世界帶到一個危險的臨界點。以下是全文:

  雖然烏克蘭危機表面上是軍事和政治對抗,但如果不運用經濟理論,尤其是博弈論,那就無法完全理解此次美俄衝突。以下提供幾個思考的角度:

  核威懾:根據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托馬斯謝林的博弈論,該衝突可以放在核威懾的框架中去理解。自1990年蘇聯解體之後,獨立後的烏克蘭放棄了從蘇聯繼承過來的核武器,以換取其領土完整,俄羅斯和美國都對此簽了字。

  (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1000枚核彈頭,是當時世界第三的核大國。但隨後烏克蘭與美俄達成協議,銷毀了其核彈頭以換取雙方對其領土完整的承諾。美國承諾在烏克蘭領土受到俄羅斯威脅時對其進行保護。)

  那時看來,烏克蘭這麼做是對的,讓世界變得更加安全。然而,如今回過頭來看,如果烏克蘭如今還是一個核大國,那麼顯然不會在俄羅斯面前顯得那麼無力。

  臨界點:謝林在其著作《微觀動機與宏觀行為》中建立了臨界點模型。該理論既適用於戰爭,也適用於經濟、鄰國間衝突和其他國內問題。在烏克蘭事件中,事件從協商解決發展到政治衝突,如今克里米亞的事態又將局勢進一步推向深化,將世界帶入一個非常危險的臨界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