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鐵杆球迷親歷的“中國時刻”

http://www.CRNTT.com   2014-06-30 13:57:39  


 
  1957年,中國第一次參加世界杯預選賽就被淘汰,此後,由於政治因素,與世界杯一直處於隔斷狀態。時隔21年,中國人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到世界杯,外部世界的精神狀態、行為方式對於這代經歷了“文革”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最為直接的衝擊。因此,1978年的世界杯被認為是中國球迷的啟蒙時刻。自此之後,在中國,體育運動和國家榮譽的聯繫便開始植根於民族情結。尤其是1981年中國女排奪得世界冠軍後,“振興中華”成為全民口號,被激發起來的民族情緒更加強烈地投射在了中國足球身上。

熱情的頂點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隊參加了世界杯預選賽。這是1979年國際足聯接納中國後的第一次比賽,球員和球迷都高度緊張。1981年1月在香港舉行的小組賽決賽中,中國以2︰0戰勝了朝鮮。“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國隊贏了朝鮮,黃向東的一腳進球讓我覺得,原來中國隊也可以遠射。以前打友誼賽的時候,中國隊也沒有贏過朝鮮,當時的朝鮮在亞洲是強隊,1966年世界杯的時候曾經打進過八強,可以說在亞洲很有名氣了。”趙京說,贏得了這場比賽完全點燃了中國人對衝擊世界杯的期待和對足球的熱情。

  直到1994年,中國開始建立職業聯賽制度。甲A聯賽開啟的中國足球職業化道路成了世界杯情結的替代品和情緒釋放口。原來只能看意甲的中國人開始熱衷於本土聯賽。經歷了80年代民族失落感的中國人開始重新熱愛足球。然而,甲A聯賽火爆的場面並沒有支撐多久,假球、黑哨開始橫行,限制外援也降低了比賽的精彩度。1999年的“渝沈之戰”更是讓中國足球惡名昭著。“這起假球案件對球迷造成了很大的傷害。”趙京說,也就是從那以後,他們這些球迷開始明白,足球是一個遊戲,中國足球若不按規則玩,就不可能出線。2002年出線,完全是90年代初累積的基礎,注定了只是曇花一現。

夢想到來後的失落

  2002年韓日世界杯是趙京球迷生涯的轉折點。“從小就有一個願望,中國如果進入世界杯決賽圈,一定要去看,當夢想終於實現的時候,覺得也不過如此,挺沒勁的。”趙京說,這看起來真像一個諷刺。2002年世界杯前夕,他托韓國的朋友買票,3場比賽都一票難求。原本他已經放棄了親臨現場的打算,但是前兩場慘敗的中國隊使中國球迷的熱情降到了冰點,到了第三場就有很多退票了。趙京這才有了去韓國的機會。與土耳其的比賽在前20分鐘被連進兩球,這讓他徹底沒了興致,接下來的其他比賽也無心再看。

  伴隨著中國隊在接下來的12年中持續低迷,不僅無緣亞洲十強,在世界足球排名中的位置也下滑到100位之後,像趙京這樣老一代的球迷也開始不再那麼狂熱地看待足球和國家崛起之間的關係。而新一代的球迷成長於中國經濟在世界版圖中的地位極速變強的時期。理性看待中國足球和它無法完成中國人世紀夢想的體制性原因被更多討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