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智庫雜誌:朱立倫能帶領國民黨脫胎換骨嗎?

http://www.CRNTT.com   2015-08-27 00:15:56  


 
  國民黨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但與社會期待仍有較大落差

  (一)制度化:健全組織決策機制,黨務運轉初步改善

  近年來國民黨內滋生出許多繁文縟節、疊床架屋、溝通不暢、規則缺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黨務決策、組織運轉,對政黨形象、黨內團結和戰鬥力亦造成負面衝擊。朱立倫接任黨主席後積極補救:一是理順決策運轉機制,廢除備受詬病的“中山會報”制度,讓中常會重新成為決策中心,以“回歸制度與黨章”為由未聘馬英九為榮譽主席,對原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改稱前主席,副主席由7名縮減為2名,改變“政治酬庸”、“老人政治”等負面觀感。二是加強內部協調配合,將“‘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改造為“國民黨的智庫”,建立“黨主席接任董事長”的人事制度,建立智庫與“‘立法院’黨團”及政策會的配合機制,改善立法與行政部門雙向溝通機制,逐步打通內部不暢,形成“1+1>2”的整體戰力。三是建立黨內初選制度,積極落實2016“大選”初選程序,拒絕再次為王金平連任“不分區立委”修改黨章,堅決提名通過初選產生的洪秀柱,首次實現通過初選確定“大選”候選人的紀錄,改變社會對國民黨“喬家大院”的負面評價。台灣指標民調數據顯示,民眾對國民黨的負向評價已由“九合一”選後的60%降至6月的52.8%,對國民黨的好感度由落後民進黨22.3個百分點大幅縮小為落後11.4個百分點。

  (二)基層化:深耕地方順應民意,社會聯結有所增強

  國民黨內長期存在嚴重的“小圈圈文化”,基層民意難以影響高層政策,中央與地方嚴重脫節;選人用人同質性高,“博士內閣”眼高手低,政策過於理念化,與社會脫節嚴重,黨政高層難以及時準確把握社會風向和時代脈搏。朱立倫接任黨主席後積極強化社會聯結:一是大量任命黃昭順、盧秀燕、賴士葆等民意代表出任黨職,邀請執政縣市長出席中常會,“把真正瞭解台灣地方和人民的里長、鄉鎮代表、鄉鎮市長及議員、‘立委’與縣市長的經驗變成國民黨大腦”,“讓中央地方關係更為緊密”。二是廣邀在地方有名望或熟悉地方生態的民代及卸任政務官、在地方經營表現不錯的黨工、願在地方蹲點深耕的年輕人才出任地方黨部主委,“讓黨意跟民意密切連接”。三是響應社會對分配正義、透明參與、青年世代的關注,宣示“提出各種符合公平正義的財稅制度及法令規章”、“追求有效率、更公平的分配”、“青年世代只要肯努力,就應有成功的機會”;“以最開放、公開、透明態度處理黨產”,徹底擺脫黨產包袱、成為“志工化政黨”。四是響應民間要求健全政治體系的“憲改”呼聲,宣示“重建權責相符的制度”、“‘修憲公投’以‘內閣制’取代現行的雙首長制”、“擴大青年參與,降低投票年齡到18歲”、“降低政黨門檻到3%”、“推動不在籍投票及檢討單一選區兩票制”,獲得主流輿論“朱立倫較蔡英文更具戰略高度和道德制高點”的積極評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