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麗中國,必將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貢獻

http://www.CRNTT.com   2016-03-06 07:47:08  


 
  三、致力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與全球氣候治理 

  文章認為,中國的污染減排工作不僅是本國安全的需要,也是積極履行國際環境安全的責任,中國的環保事業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二五”前四年,中國開展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四項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10.1%、9.8%、12.9%、8.6%,在2015年上半年已經全部完成國家“十二五”環保規劃減排目標,總量減排工作超前、超額完成;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I-III類比例提高到63.2%,劣V類下降至9.2%,大江大河水質明顯改善;中國新增城鎮污水日處理能力4800萬噸,累計達1.75億噸,已成為全球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電廠煤耗已達世界先進水平,酸雨面積已恢復到上世紀90年代水平建成自然保護區2729個,總面積約占陸地國土面積14.8%,深入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全國已有16個省(區、市)開展生態省建設,1000多個市(縣、區)開展生態市縣建設,92個市、縣(區)獲得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區命名,建成4596個生態鄉鎮,湧現了一批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先進典型。儘管中國的環保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但是與環境質量改善需求相比、與社會公眾的殷切期待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十三五”時期,中國政府通過積極推進新《環境保護法》的貫徹落實,修訂和編制《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環保單行法,強化環境執法和司法建設,嚴織環境法制體系,推進最嚴格的環境管理;積極推進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好三大環保戰役,全面推進中國的生態環保工作。

  實施低碳發展戰略不僅是中國應對全球氣候安全的客觀需要,也是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要求。2014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中國政府已制定並遞交了《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確定了到2030年的自主行動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這向世界宣示了中國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與政策舉措,充分展示了中國向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經濟轉型的決心。

  中國積極參與並推進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中國政府已經將應對氣候變化全面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戰略。如過去30年來全球淘汰98%的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使用,全球的臭氧空洞已經開始縮小,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頒布實施了《中國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制訂了25個行業的淘汰行動計劃,關閉相關淘汰物質生產線100多條,在上千家企業開展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轉換,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25萬噸,占比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一半以上。2015年10月,中國宣布建立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幣的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中國為全球氣候治理再次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十三五”時期,應對氣候變化,實施低碳發展,推進碳排放交易是中國政府重點推進的工作,中國的氣候治理進程必然加快推進,也為全球氣候變化應對作出積極的貢獻。

  四、大力推進環保產業發展,建立資源節約、綠色低碳的產業體系 

  文章介紹,聯合國在總結全球綠色經濟實踐的基礎上,指出環保產業是綠色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部門,不僅為生態環保工作提供根本性的保障,環保產業也通過滲透於其他行業部門,促進其他行業的綠色轉型發展,提供綠色就業機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發展,將節能環保產業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升到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的地位。“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已達到5萬億元,超過《“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4.5萬億元發展目標。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了四分之三,而且主要是中國的貢獻,積極推動了世界新能源產業發展,特別是中國在光伏產品的研發生產、消費以及風電、生物質能方面的成績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十三五”時期中國當前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升級換擋關鍵期,提升發展質量、實現綠色發展是核心要義。《大氣污染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及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等在陸續實施,這些均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法規環境,環保產業發展機遇前所未有;由於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較低的能效水平,是導致嚴重環境空氣質量問題的首因,中國政府認識到必須從調整能源結構,提升能效角度方面去下功夫,因此積極鼓勵使用潔淨煤,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大力使用風電、生物質能,提高機動車油品標準和排放標準等是中國必然的選項。

  中國也在加強環保產業發展的基礎能力建設,2015年完成了全國的環保產業專項調查;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支持下,中國也在開展環保產業統計試點,引進聯合國推薦的EGSS統計框架標準,完善中國的環保產業統計制度,實現科學測量產業發展水平,更好地為環保產業發展的宏觀決策制定提供依據。中國政府正在積極通過PPP、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綠色金融、稅收補貼等利好政策促進環保產業發展。“十三五”時期隨著國家將節能環保產業提升到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的地位,以及中國當前的環保階段和環境形勢對環保產業發展日益產生的巨大需求、社會的綠色消費意識的提升等,中國環保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地歷史機遇,如果中國環保產業規模將持續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中國將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環保產業市常儘管如此,中國環保產業發展還面臨著制度環境不到位、投融資等激勵機制不完善、市場不規範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在“十三五”時期統籌謀劃解決,這樣才能真正將環保產業打造為支柱型產業。

  五、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環境治理,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文章指出,中國一直致力於推進去全球和區域環境治理,增進本國和他國以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中國積極履行環境國際公約,如中國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自然保護區網絡,陸地保護區的面積已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15.2%,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中國政府也一直治理於積極推動雙邊和多邊環境合作,在過去的25年來,中國政府實施了雙多邊項目200餘個,合作領域涉及環境聯合監測預警,環保規劃標準、環境政策法規、環境技術裝備等領域,促進了區域雙邊、多邊環境治理水平提升。中國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希望通過與沿線國構建利益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通過實現政策溝通,民心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五通”),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使亞歐非各國聯繫更加緊密,其中加強生態環保合作,保障“一帶一路”綠色化是戰略實施的核心內容,這必將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為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啟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工業化進程加速階段,中國面臨的許多挑戰也是許多發展中國家共同面臨的挑戰,例如人口增長、快速城市化、氣候變化、資源短缺以及生態系統退化等等。也因此,中國將自身建設生態文明的經驗通過各種合作渠道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分享,也將為世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新的啟示,如中國近年來在防治荒漠化領域積累了寶貴的知識,這些實踐經驗可以與其他同樣面臨土地退化問題的國家分享。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