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中評專論:印度外交政策對區域經濟合作影響 | |
http://www.CRNTT.com 2016-03-08 00:24:21 |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印度不是太平洋國家,因此,印度無緣簽署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印度能在南亞地區組建自由貿易區嗎?答案是否定的。且不說印度與巴基斯坦長期怒目相向,僅從印度與尼泊爾、斯裡蘭卡和孟加拉國之間的微妙關係來看,要想組建區域自由貿易區,印度恐怕要作出巨大的努力。現在印度國內經濟整合面臨極大的難題,如果組建南亞次大陸經濟自由貿易區,那麼,印度必須改變自己的基本的國策。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印度為代表的亞非拉國家倡導不結盟政策,極力避免在東西方陣營中選邊站。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萬隆會議上,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不僅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不結盟運動作為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重要外交戰略。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面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最大限度保護國家的利益。但是,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如果繼續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或者,把不結盟運動推廣到經濟領域,不積極主動地建立區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那麼,印度在未來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面臨巨大的困難。 世界經濟一體化,不僅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各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按照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各國根據本國的要素資源禀賦,選擇自己的出口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雖然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致力於減少貿易壁壘,千方百計地促進各國貿易關係發展。但是,由於各國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各國的產業結構也不相同,因此,在開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各國制定了非常多的關稅貿易壁壘和非關稅貿易保護措施。正因為如此,建立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各國經貿關係發展,是加快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來,由於西方國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服務知識產權貿易領域,對傳統的貨物貿易缺乏興趣,這就使得世界貿易組織在推動多邊談判的過程中步履維艱。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借助於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強化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假如印度不盡快趕上歷史的潮流,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那麼,印度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障礙。 可是,經濟自由貿易區與印度傳統上的不結盟政策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雖然不結盟政策主要體現在外交政治領域,但是,如果在政治上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那麼,要想建立具有實質意義的自由貿易區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印度與南亞次大陸的許多國家關係非常緊張,如果印度不改弦更張,盡快調整與南亞次大陸國家政治經濟外交關係,那麼,印度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 西方一些經濟學家把印度看到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認為印度不僅擁有龐大的市場,而且擁有非常多的勞動力,只要印度充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那麼,印度就能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從經濟學理論上來說,這樣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印度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社會矛盾越來越多,種族分歧不斷加深,地方自治現象越來越嚴重。現在印度基礎設施建設之所以步履蹣跚,就是因為地方各自為政,在土地私有化大前提下,投資者要想大規模建設基礎設施,必須進行曠日持久的談判。而印度在勞動力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規範,讓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印度必須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加快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完善國內市場;另一方面必須加快區域性經濟整合,通過建設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擴大印度經濟發展空間。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