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分化台灣社會的政黨輪替治理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6-05-16 00:37:28  


 
  在不良政治週期中,多種社會分化作用下社運的蔓延,就是一種缺乏經濟持續增長和整體福利擴張下的自我消耗,長期來看沒有贏家,都是輸家,因為特定社會群體一時的權利獲益往往同時伴隨著整體性的制度損傷。各種制度損傷日積月累,最終造成的只會是體制的失能和治理的失敗。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三十年左右的台灣民主化和政黨競爭,建立起後威權時代的政治秩序,依託各種民主制度和政策過程為台灣人民供給出民主規則、民權保障、市場效率、福利改善以及良好社會規範等重要的政治-社會功能,但是如果這些制度和政策過程一再受損,這些彌足珍貴的功能也將“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所以,蔡英文執政下如何應對潛能十足的社會力量,將是未來若干年台灣政治發展的新內容。時代力量黨已經在“立法院”中發出了要監督民進黨執政的聲音,各種獨派社團、環保社團、社福社團在推送蔡英文和民進黨上台以後緊盯著民進黨的施政舉措。他們不會忘記十幾年前陳水扁上台執政卻背離社運團體,大搞政商權錢勾結的往事。三年前,“萬人送仲丘”活動的主持人喊道:“民進黨如果真心誠意捍衛我們的價值觀和理想,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說明你,但如果不是真心誠意,只想著下次選舉,民眾不會站在你這邊。”蔡英文說她隨時把這句話放在心上。⑬那麼,在高舉“公平正義”理想旗幟但又兼有反全球化、反市場化和仇富心態以及強烈“台灣國認同”的新世代社運面前,直接承受中、美大國壓力的蔡英文和民進黨還能像在野時期那樣縱情欣賞和支持社運嗎?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因為民進黨政權與社會力量的互動將重新界定台灣參與亞太經濟整合的步伐以及兩岸政經互動的格局。

  總結:台灣政治經濟的未來——分化社會挑戰民主社會 

  在台北,一位老先生,曾任政府文官的社區義工,告訴我:民主當然好,但是民主越多,下層老百姓就會越想念威權領袖蔣經國。因為不是民主越多社會就治理得越好,不是社會越多元民眾的福利就越能得到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