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兩岸經濟關係很可能步入衰退期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01:00:59  


圖1:兩岸出口商品在美、日進口市場佔有率變動態勢圖
 
  (一)兩岸政治經濟結構性矛盾問題凸顯

  這既有兩岸政治結構性矛盾引致的政治互信問題,也有兩岸經濟結構性矛盾引致的競爭性問題以及合作政策因此引致的利益分配問題。

  其一,兩岸互信不足構成兩岸經濟合作的障礙。

  當前兩岸政治結構性矛盾引致的互信不足,深刻制約著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進程。特別是,台灣社會各界多疑慮甚至認定兩岸經濟整合可能導致政治整合;台灣方面擔心伴隨陸資入台投資、陸貨入台銷售、陸客入台觀光,可能會有經濟安全甚至“國家安全”之虞,因而對陸資入台資、陸貨入台銷售、陸客入台觀光等大陸經貿政策至今仍然抱持保護主義心態與歧視性做法,使得如前所述兩岸在貿易、投資、旅遊等層面的正常化與自由化方面步伐遲滯,在產業與技術領域的開放與合作進展緩慢。

  其二,兩岸經濟競爭性增加兩岸經濟合作的難度。

  隨著兩岸經濟體的發展與結構演變,兩岸經濟分工已經從過去垂直型分工為主過渡到混合型分工狀態,且水準型分工在不斷加強,兩岸經濟體產業結構在不斷趨同,互補性(產業間分工、微笑曲線環節間分工)在不斷下降,競爭性(產業內分工、微笑曲線同一環節競合)在不斷增強。目前,兩岸經濟體不僅在兩岸市場上存在競爭性,而且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性也在不斷強化。

  在大陸市場上,現階段兩岸經濟體不僅在商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在資本、人才與技術等要素市場的競爭也開始顯現。以商品市場為例,隨著大陸產業結構的演進,兩岸在商品生產結構上不斷趨同。兩岸商品市場的競爭,不僅體現在先前的農產品、農工原料上,而且主要體現在部分加工產品上,如電機設備及其零件、機器及機械用具、光學照相儀器及器具等。

  兩岸經濟體在國際市場上也存在競爭,而且呈現此消彼長的局面。兩岸經濟體在國際市場上相互競爭與替代的產品,先前主要涉及成衣、鞋類等屬於勞力密集型以及技術層次較低的輕工業消費品,當前主要涉及電子、電器、電機與光學製品等熱門出口產品。兩岸出口商品在美國、日本的市場佔有率的變化(參見圖1)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岸經濟體在國際市場的競爭態勢(台灣“行政院陸委會”,2013)⑤。

  (圖1:兩岸出口商品在美、日進口市場佔有率變動態勢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