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香港立法會 選建設者還是破壞者

http://www.CRNTT.com   2016-09-01 00:02:40  


香港立法會虛席以待,選擇建設者還是破壞者?
  中評社香港9月1電(評論員 魯燦)香港立法會選舉即將投票,激進反對派參選者有的直接明確強調自己參選就是為了繼續在立法會抗爭拉布,有的則就是以將特首梁振英拉下馬為目標,更有與“港獨”同行的候選人。標新立異在選舉政治中並不奇怪,但是我們作為選民,必須從令人眼花繚亂的政見中,做出理性選擇。

  我們認為,大道至簡,港人需要選出真正的“建設者”,進入香港立法會,不能讓立法會成為“破壞者”的樂園。

  每一個港人,在投下自己一票的時候,都應該認真地考慮一下,自己到底需要一種什麼樣的生活?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家園?

  毫無疑問,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亞洲的一個曾經的亮點,火種與燃燒的能量都是來自經濟而不是政治。經濟曾經出現的持續高速增長,使香港贏得了“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聲譽。香港通過經濟成就提升影響、通過對外投資展示實力、通過旅遊購物揮灑金錢,贏得了世界很多地方的羨慕與稱讚。如果不是中英就香港回歸問題進行長期談判與爭拗劇烈的過渡,人們似乎不會想起香港還有“政治影響力”。實際上,港英政府一直想要介入中英談判並成為“三角凳”的一方而不得,就表明香港畢竟是政治上的侏儒,只有依附性的經濟價值,並無主導性的政治實力。

  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以來,依據《基本法》使港人享有了遠遠高於港英時代的政治地位。為讓港人支持“一國兩制”,還承諾香港的社會生活方式與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就是為了讓港人對於維持當時高於內地的生活水平不會因為回歸而被人為降低。這正因為如此,能否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就在於能否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毫無疑問,中國提出了用“一國兩制”這個史無前例的制度安排解決中英之間的厤史遺留問題,中央政府絕對是非常希望“一國兩制”能夠在香港得以順利實踐的,在政治、法律等領域給予了港人在港英時代堪稱奢望的自主地位。但是制度之爭並不是一個中英聯合聲明和一本《基本法》就可以解決的,因為冷戰的結束是以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蘇聯解體為標誌的,以美國為代表的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西方國家,在蘇聯解體後相當長的時期被視為獲得了“制度的完勝”。美英等西方國家通過“社會主義制度”失敗所獲得的“制度紅利”無疑是巨大的,不僅以制度勝利者的身份用“資本主義模式”攫取世界政經資源,甚至迫使冷戰的另外一霸俄羅斯接受了痛苦不堪的“休克療法”,將前蘇聯從一個昔日的“超級大國”迅速削弱一個二流國家,使世界政治格局從兩極對峙變為“一超多強”。僅僅從“制度紅利”的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出發,某些外國政治勢力就不可能心甘情願地讓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國包容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更不可能讓兩種制度並行不悖地同時在一個國家運行,擁有同等高度的“存在價值”否則,就會失去持續獲得“制度紅利”的理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